文档介绍: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
【】R473【】A【】1672-3783(2011)06-0169-01
【】目的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式,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对症护理。结果 47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阑尾为盲肠后内侧的蚓状盲管,属淋巴免疫器官。阑尾炎是由多种自身肠菌所致的阑尾化脓性感染。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确诊率只有70%~80%,误行手术率约20%~25%。自1985年Puyaet首次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以来,超声在方面被广泛应用并得以发展。尤其近年随着字化超声的使用,术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加受到重视[1]。另外,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在10×109~1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75%以上。盲肠后位阑尾炎累及输尿管时,尿中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急性阑尾炎一旦明确诊断均宜手术,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以及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31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所有阑尾炎在确诊2~4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日5~22日,平均住院日8日。
,行连合硬膜外麻醉。为4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拆去缝线、清创、引流,定期换药等治疗后痊愈。 5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按腹膜炎治疗原则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
2 围手术期护理
,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及心理活动情况,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主动和病人交谈,针对病人害怕手术,担心手术做不好等特点耐心开导,以减少病人对手术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鼓励病人使其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绝对禁止灌肠。阑尾穿孔伴腹膜炎的病人,应进行短时间、针对性很强的术前检查和治疗。包括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和血液检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有感染性休克表现者,术前应给予吸氧等抗休克处理。
,给予适当体位,体位选择上必须要符合治疗需要,并兼顾患者舒适,有利于器官功能恢复。病人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应采取半俯卧位,以利于唾液流出,避免误吸引起窒息。手术后,只要患者无休克或昏迷,一般可采取斜坡卧位,可有助于呼吸,减轻切口肿胀及疼痛,并有利于愈合,同时便于腹内液体引流。将患者平稳抬上病床后,酌情接好氧气管、输液管及引流管,应注意适当调节室温。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连测6次平稳后遵医嘱测。
,术后第1天流食,勿进食过多甜食及牛奶,以免引起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