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8/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学科(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牌坊中心小学周家宝
教材分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赠汪伦》音乐材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播放课件:《赠汪伦》歌曲。
2、刚才大家听了《赠汪伦》这首歌,这首诗是谁写的?
3、板书课题。
读题,从题目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⑴简介黄鹤楼,出示黄鹤楼图片。
⑵“之”的意思。(去、到)
⑶广陵,即扬州。
4、连起来说说题意。
⑴两位大诗人:李白、孟浩然。师板书:名士
⑵一座名楼:黄鹤楼师板书:名楼
⑶一座名城:广陵(扬州) 师板书:名城
⑷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是不是可以称为名诗?师板书:名诗。
二、简介诗人:李白、孟浩然。
关于大诗人李白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初读感知,明确任务。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
朗读古诗。
再读古诗。
2、指导朗读:吟咏、诵读的区别。读诗的规律:平长仄短。
四、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1、再读古诗,看看你读懂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点拨理解“西辞”“烟花”“下”。
西辞:课件标出湖北和扬州的位置。湖北在扬州西面。
烟花三月:课件( )的三月
(2)板书“黄鹤楼”。看到诗人写的“黄鹤楼”,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想想两个朋友即将离别,在黄鹤楼可能会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3)板书“烟花”。看到诗人写的“烟花”,你又仿佛看到什么? 课件显示春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
(4)诗人与好友在春意盎然、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在这天下名胜黄鹤楼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