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密
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MKX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浦发银行讨论文件
2000年1月
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及新兴银行的制胜战略
介绍
此文件旨在探讨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状况以及新兴银行战略。文中解决的问题包括不同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的市场潜力(即:存款/储蓄、按揭、贷记卡、汽车贷款、其它个人贷款以及保险/投资)、客户细分及渠道、法规及竞争环境评估、新兴银行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新兴银行的致胜战略。本文件包括以下章节:
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概述
产品机遇的评估
对新兴银行的启示
1
PDB/000217/SH-MISC(97GB)
个人金融服务业务
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概述
中国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非储蓄类产品的普及率尤其低。目前客户的需求主要是基本服务,但对更复杂的产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产生。银行目前提供的产品/服务还相当初级。网络渠道方面,分支行网点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渠道(如ATM,电话银行)还不够发达
在较发达的国家,个金业务占银行总业务的比例相当大,且利润率也较公金业务高,这更突出了个金业务的潜力和吸引力
对新兴银行来说,中国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非储蓄类产品。其中按揭和贷记卡特别具有吸引力。而且,城市中的年轻和高收入消费者正逐渐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客户群体。中国消费者对新兴渠道抱有积极的态度,故非传统渠道,例如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也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发展机遇
产品机遇的评估
新兴银行的战略
2
PDB/000217/SH-MISC(97GB)
个金业务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发展机遇
Text
个金业务在全球增长迅速,而且在越发达的国家,个金业务所占比例越高
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复杂
24小时服务
收费服务
对新产品/功能抱有浓厚的兴趣
愿意接受或尝试非传统渠道
为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鼓励消费信贷的发展
利率一降再降,范围不断扩大
购买住房可以免税
按揭证券化正处于试点阶段
更加广泛地采用新技术
新产品的开发(例如IC卡) 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ATM、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扩大了分销渠道
市场潜力巨大
从国外经验来看,个金业务的回报高于对公金业务的回报,这是由于:
可在资本市场以更低的成本筹资,从而对企业贷款利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贷记卡和按揭这些具体的个金产品具有十分诱人的利润
丰厚的潜在回报
新兴银行有机会塑造中国的零售银行
业
3
PDB/000217/SH-MISC(97GB)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韩国
马来西亚
泰国
菲律宾
中国
越南
亚洲各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人均零售银行业务量
美元
* 包括存款、投资及保值产品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麦肯锡分析
中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消费者资产*
十亿元人民币
年增长率27%
4
PDB/000217/SH-MISC(97GB)
发达国家个金业务收入在银行总体收入中占很大比例
* 包括外汇交易;利息收入基于市场利率
资料来源: 国家银行统计;麦肯锡访谈;CST分析;新兴市场的业务小组
百分比
模型计算及专家估测
零售
对公
资金交易*
印度
土耳其
波兰
巴西
泰国
阿根廷
韩国
西班牙
德国
美国
中国
<20
5
PDB/000217/SH-MISC(97GB)
中国的个金业务还欠发达
产品的特点
渠道的基本设施
客户的使用程度
一些基本的产品刚刚出现,如个人支票和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
产品功能有限,如不允许按揭再融资
分行仍占主导地位
ATM机的密度很低(8台/百万人口,在美国为470台/百万人口)
交叉式销售不多
电话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刚刚萌芽
大多数客户只是为了存取款服务才使用零售银行业务
12个最大的城市中只有20%的消费者拥有银行卡,而在美均每人持有7-8张卡
新兴银行有机会塑造整个行业
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
8
PDB/000217/SH-MISC(97GB)
非储蓄类个金产品的渗透尤其低
* 包括外币
** 证券与基金
*** 养老金与保险金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麦肯锡分析
存款* 与现金
投资产品占总消费者资产的百分比-1997年
保障型***
投资型**
零售信贷产品占储蓄业务的百分比-1997年
中国
新加坡
美国
%
银行零售业务费用收入占零售业务总收入的百分比-1997年
< 1
35
韩国
29
中国
新加坡
美国
韩国
中国
英国
德国
9
PDB/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