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传染病)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9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传染病) PPT课件.ppt

上传人:1033951284 2018/8/1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传染病)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传染病
手足口病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 肠道病毒) 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概述】
: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多见。
(2) 5岁以下小儿居多。
(3)可有急危重症。
【概述】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1981年国内上海首发,83、86年在天津暴发流行,98年台湾两次大流行(死亡78例),2000年山东招远大流行
【概述】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2007年山东临沂地区发生手足口病暴发
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上万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流行病学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EV71。
其中以Cox A16和EV 71二者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概述】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
一般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潜伏期为3-7天,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