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0
高中物理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s-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 ,如右图所示。
0
直线运动的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⑴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o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三、区分s-t图象、图象
⑴如右图为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0
1
2
3
4
S1
S2
S/m
t
A
B
C
⑵如右图为s-t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
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 , A、B两图象交点P表示: , 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3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图象与图象中的比较。
图象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
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典型例题】
例1: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0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2
t/s
O
C
v/ms−1
1 2
−2
s/m
t/s
O
A
2
2
1
D
v/ms−1
t/s
O
2
2
1
B
O
1 2
t/s
s/m
−2
2
[来源:学。科。网Z。X。X。K]
高中物理题
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