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科伤寒试卷(一)
一、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发热,汗出,  ,  者,名为中风。(2)
,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     者,麻黄汤主之。(35)
,医下之,     ,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    ,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   ,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发热,微恶寒,     ,微呕,     ,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   ,汗自出,不恶寒,   也。(182)
,   ,食不下,   ,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      ,便为厥。厥者,   。(337)
,头痛发热,身疼痛,   ,五苓散主之;   ,理中丸主之。(386)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则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可能有不发热而恶寒的情况。
:茯苓、甘草、桂枝、生姜。
。
。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宜用当归四逆汤。
,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神疲乏力,四肢倦怠。
。
8.“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是针对热厥证而言。
《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方剂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可以选用“急温”或“急下”之法。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或未发热
,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无力与邪抗争
,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不能外发
,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的主证?
,手足寒
,骨节痛
。
,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腠理疏松
,热迫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