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分析
前
言
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并且
癌以及肝功能衰竭的危险【11。Matteonit21报道脂肪肝患者相对
病死亡率更高。因此,脂肪肝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有关脂
报道较多,但其血常规各项指标等影响关系的文献报道较少。
血常规各参数的分析,探讨脂肪肝的诊断和预测肝病的严重
程度。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沈阳地区2008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参加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共
8842名完成体检,其中男性5605名,女性3237名;年龄范围从18"--'94岁,平
均年龄()岁。
2、调查内容
(1)个人资料:采用统一的健康体检表,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烟酒嗜好以
及特殊药物应用史和手术史等。(2)人体学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3)生物化学指标:采集隔夜禁食12h以上的空腹血清标本,通过全自动生物化学分
析仪集中测定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血常规。(4)B超检查:由两位对研究不知情
的有经验的B超医师操作。
3、诊断标准
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病因诊断和超声诊断参照中
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修订的酒精性肝病和非酒
6
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341。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4-标差)表示,两两比
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a=。
勿七
=口
甲
1、入选8842名体检者中,B超共检出脂肪肝3306例,%,其中AFL、
NAFL分别占15%(1326名)、%(1980名)。与非脂肪肝组相比,脂肪肝
组WBC(白细胞计数)、EO%(嗜酸性细胞比率)、RBC(红细胞计数)、HGB(血
红蛋白浓度)、HCT(红细胞比积测定)、MCH(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C
(平均红细胞Hb浓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
等显著增加(P<);LYM%(淋巴细胞比率)、MONO%(单核细胞比率)、
MCV(平均细胞容积)、(大型血小板比率)、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等明显增加(P<),PLT(血小板计数)有意义的减少(P<,表1)。
表1,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血常规之间的差异分析(均数4-标准差)
注:与1E脂肪肝组相比・P<;拌P<。
7
木
GRAN%(粒细胞比率)、BASO%(酸碱性粒细胞比率)、(红细胞分
布宽度CV)、(红细胞分布宽度SD)、PLT(血小板计数)、PCT(平
均血小板比积)。
2、与NAFL组比,AFL组RBC、HB、HCT、MCV、MCHC等显著增加(P
<);LYM%N显减少(P<);MCH、MONO%(单核细胞比率)明显增
N(P<,见表2)。
表2,AFL组与NAFL组血常规之间的比较(均数-4-标准差)
血常规
WBC
LYM%
GRAN%
MC}NO%
EO%
AFL
-土:
1 6-a:
+
NAFL
+
:1: 1
+
-
T值
.#
#
BASO%
1
— 1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RDW二CV
PLT
PDW
P-LCR
PCT
MPV
+
-14).02480
+
-
-a:
+
-4-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