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木梳是用来梳头发的,和尚是没有头发的,怎么才能让和尚买木梳?这是一家公司在招聘业务主管时的一道面试题。以下是对这个销售小故事的详细介绍,可供参考!
一家大公司扩大经营招业务主管,报名者云集,招聘主事者见状灵机一动,相马不如赛马,决定让应聘者把木梳卖给和尚。以10天为限,卖的多者胜出。绝大多数应聘者愤怒,说: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是那人开玩笑嘛,最后只有三个人应试。
十天一到。主事者问第一个回来的应试者:“卖出多少把”回答是:“1把。”并且历数辛苦,直到找到一个有头癣的小和尚才卖出一把。
第二个应试者回来,主事者问:“卖出多少把”回答是:“10把。”并说是跑到一座著名寺院,找到主持说山风吹乱了香客头发对佛不敬,主持才买了10把给香客用。
第三个应试者回来,主事者问:“卖出多少把”回答是:“1000把。不够用还要增加”主事者惊问是:“怎么卖的?”
应试者说:“我到一个香火很盛的深山宝刹,香客络绎不绝。我找到主持说,来进香的的善男信女都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该有回赠作为纪念,我有一批木梳,主持书法超群,可以刻上(积善梳)三个字做赠品。主持大喜,我带的1000把全部要了。得到梳子的香客也很高兴,香火更加兴旺,主持还要我再卖给他梳子。”
点评: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在別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不同的思维,将引领不同的作法,导致不同的结果。
本文由芳萍首发于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出自: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销售小故事二:卖木梳给和尚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业务员的销售小故事,对于同一个市场,两个业务员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值得所有从事市场开拓的业务员一看的销售小故事。
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点评: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新市场,事实是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你怎样发现这个市场而已。
本文由芳萍首发于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出自: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销售小故事三:两个业务员
一个商品往往具有多种用途,这也使得这个商品具有多个卖点,销售人员要想获得更大的价值,就要找出商品的最大卖点是什么,下面这个销售小故事对大家或许能有所启发。
一个青年为他父亲白手起家的故事而感动,于是,他历尽艰险来到热带雨林找到一种高10余米的树林,这种树在整个雨林也只有一两颗,如果砍下一年后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一种奇妙的香气便散开来了,若放在水中则不像别的树木一样漂浮,反而会沉入水底。
青年将奇香无比的树木运到市场去卖,却无人问津,这使他十分烦恼。而他身旁有人卖木炭,买者很多。后来,他就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很快就卖光了。青年为自己改变了注意而自豪,回家告诉他的老父。不料,老翁听了,泪水刷刷地落下来了。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