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教案.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8/8/5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幽州台歌》《黄鹤楼》教案
执教老师:西南模范中学预初年级王勤
教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唐诗的发展概况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情感
简单对两首诗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掌握诗中衬托与借影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反衬)手法的体会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唐诗精华单元的两首诗。先来看看这两首诗的题目。
二、古诗学习
思考一个问题:根据题目找一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登高之作,写景为主
朗读《登幽州台歌》,根据了解大意,请同学简单说出古诗大意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时间绵长
前——不见——古人(古代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后——不见——来者。
空间广阔
念——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
独——怆然(悲伤的样子)——而——涕(眼泪)下。
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提问:
有没有同学对幽州台了解的?(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看最后一句,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学生如果不会,教师这时可以将此诗写作背景向学生点明,帮助学生理解此诗
请学生根据大意及注释试着分析古诗中具体表现的作者情感,学生可以根据古诗中的词或字来对应作者的情绪
如:“独”说明了作者的孤单
“怆然”表现了作者的悲哀与苦闷
体会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自己思考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提问:此诗的后两句为什么会多了一个字?
“之”、“而”在这里表示音节的停顿,是虚字,它们的用处是使此诗的音节舒缓流畅,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长叹的情景
通过对后两句的理解,让学生根据停顿进行朗读,加深对古诗的印象。
黄鹤楼
连续两个“空”字,体现了作者形单影只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景色之美反衬出作者孤单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作者清冷的思乡情怀,以“愁”字作结

(时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集体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