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在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小池镇总体规划编制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梅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开发,保证经济开发区和谐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特编制《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性文件,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划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均无权随意更改。
第3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西至京九铁路、北至A1号规划道路、南至长江干堤,东至B4号规划道路;。
第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4、《黄梅县小池镇总体规划(2006—2020)》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
7、《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8、其他相关的国家、省、市政策和法律文件《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
第5条规划原则
1、优化园区空间结构整合现有用地布局
2、适应弹性发展需要动态生长分步实施
3、理顺新区道路骨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4、维护生态环境划定建设分区
第6条文本中黑体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内容。
第二章规划发展目标与定位
第7条规划发展目标
更新发展观念,构筑增长平台
启动经济引擎,打造产业基地
实现双城对接,共建区域中心
维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新区
引导新村建设,建设和谐住区
第8条规划发展定位
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武汉城市圈、昌九工业走廊、皖江经济带接合部,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物流业为主的临港型产业新区。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第9条主导产业选择
按照立足本地基础,合理区域分工、利于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区主导产业选择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仓储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纺织服装业。
第10条重点项目
发展现代化的临港物流业,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发展粮油深加工、蔬菜深加工、饲料加工以及特色农产品。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11条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用地规划结构。
一心:即工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集商业服务、教育、行政管理等多功能一体的园区中心,为整个片区提供服务。
两轴:依托五环路形成区域内东西向城市空间发展轴;依托青年路形成南北向产业发展联系轴。
三片区:根据用地类别和产业特点,将工业园划分为三大片区:工业拓展片区、港口服务片区、综合服务片区。
第12条工业用地规划
,生产研发用地、展示用地均纳入工业用地统计范围内。%。
第13条居住用地规划
,%。
1、居民住宅用地
规划将居民住宅用地安排在五环路的两侧与沿江路北侧,住宅建筑以多层为主。
居住区与综合服务区联系较为密切,配套服务环境较好。多层住宅区以六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为25-35%,绿化率控制在25-30%,高度总体控制在24米。各个居住片区自成生活网络。
。
2、综合用地
在青年路西侧的仓储物流用地附近以及规划小学南侧布置综合用地,功能以居住,商业服务为主,建筑高度以三
——六层为主,-,建筑密度30-40%,绿地率控制在20-30%,高度总体控制在24米。
。
第14条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居住区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加强绿化和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居民住宅新区。对于还没有征地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要严格控制,按时序建设,前期,可对危房进行改造,可建临时性建筑,不得扩建和新建,待时机成熟,逐步搬迁至规划居住地域。
第15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规划配套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五环路和青年路交叉口的西、南侧,
1、行政办公用地
。
规划在05—11号地块布置园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可为整个园区提供服务,且作为产业园区的企业总部,为入驻企业提供总部办公服务。
2、商业金融用地
。
规划在05—12地块布置商业金融用地,为整个园区提供商业服务。
3、教育用地
。
规划在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