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双特政策”,加码临港新城建设
被赋予“提振上海发展信心的亮点”的临港开发建设有了新举措。2月2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下称“双特政策”),并公布了30条配套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此外发布会表示,临港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高端制造要素高度集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智造城”。这标志着未来几年,临港新城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求贤若渴,特定人才买房五年可落户
对于上海而言,无论是户籍政策,还是房地产政策,都可以极大挑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一条“在临港新城买房5年可落户上海”的消息前些天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根据发布会公布的细则,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误读。
“临港三十条”中规定:临港地区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临港地区企业、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人才居住证,享受上海市市民同等待遇。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中,对工作和居住都在临港的,可专项加分。目前,在上海申办常住户口,一般需要持居住证7年。专项加分后,转户口的年限可相应缩短。
除了户籍优惠外,为吸引和集聚人才,临港新城在其它方面也不遗余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在国家、市、区奖励的基础上,临港管委会另外给予区级同等的奖励。高端人才和总部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对区级的新增贡献用于奖励该类人员;对重点基础教育、医疗机构的人才,每月给予临港津贴。在住房和养老保障方面,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以购买公共租赁房、个人可以购买
“双定双限房”;率先在临港地区试点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
所谓“双定双限房”,“双定”指的是限定区域和对象,“双限”指的是限定价格和年限。目前制定的“双定双限房”主要面向三大人群:一是张江地区的创新创业人才;二是与大飞机产业有关的人才;三是临港地区包括综保区、原新城区、原产业区的这些人群。“双定双限房”三年内均价为7500元/平方米,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公共租赁房三年内均价6500元/平方米,现在只能单位购买,可用于员工生活。十年后单位可以出让给员工。
临港新城“双特”政策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能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到此工作落户直至购房。
但专家提醒,临港新城“双特”政策在利好楼市的同时,要防止短期内的市场炒作。
不惜工本,资金扶持助力产业发展
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未来3年,临港地区将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000亿元,未来5年则将达到1800亿元左右。
市政府法制办张忠玉副主任介绍,根据“双特”政策加强临港地区财政扶持的规定,《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在第六条作了三方面规定:一是设立临港地区专项发展资金;二是加大市级有关产业支持专项资金向临港地区倾斜力度;三是要求浦东和奉贤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专项资金市级出资在保持第二轮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将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临港产业区内的企业缴纳的新增市级税收收入部分,核定一定比例,经市政府批准后,用于增加专项发展资金。浦东新区、奉贤区对于临港税收区级所得部分全部留在临港地区。临港地区内土地出让市、区两级所得收入,在扣除国家及本市规定计提的专项资金后,全部用于支持临港地区发展,切实做到“临港钱临港用”,市区同步支持。
同时,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