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和老年人谈尿失禁
尿失禁是困扰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症状为想排尿时排不出,不想排尿时尿液不由自主地由膀胱经尿道外流。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约有40%的老年人有尿失禁现象。
病因复杂需分析
一般来说,尿失禁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膀胱或泌尿系其他部位局部刺激。如膀胱炎、膀胱结石、尿道肉阜、膀胱肿瘤、前列腺炎及肿瘤等。②一些引起站立不稳或行动困难的疾病。如关节炎、帕金森综合征都可使尿失禁出现或加重。③脊髓疾病。如某些炎症、肿瘤、外伤性截瘫等。④任何原因引起的神志不清、昏迷等,都可造成尿失禁的发生。
有些妇女在咳嗽、喷嚏、大笑、弯腰或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尿液自行流出,严重者甚至站立和行走时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易发的一种疾病。绝经后的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阴、阴道及尿道肌肉都会松弛和衰弱,诱发尿失禁。同时,老年妇女尿道控制排尿的肌肉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更加重了尿失禁的程度。
积极治疗、认真护理
对于老年性尿失禁,首先要查明其引发原因,方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男性尿失禁患者可使用阴茎夹,或用与阴茎相连的储尿袋;老年昏迷患者可留置导尿管,同时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并发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胆碱类药物,如普鲁本辛15毫克,每日3次等;女性患者服用雌激素治疗,常会收到一定疗效。
另外,尿失禁患者应积极治疗某些易引发该症的疾病,如膀胱炎、膀胱结石及肿瘤等。平时注意少用镇静和安眠药,如安定、鲁米那、速可眠等;不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等。
长期尿失禁的患者,要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干燥卫生,以防出现压疮。
切忌“少饮水”
有些老年人罹患尿失禁后,往往采取少饮水的办法控制排尿,结果饮水越少,反而越加重了尿频、尿失禁,对健康危害更严重。
因此,尿失禁患者不能少喝水,因为摄入液体过少,会导致尿液浓度增高,很容易刺激膀胱,增加排尿时的急迫感,排尿次数更难以控制。高浓度尿液使排尿量减少,长时间积存在膀胱内,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