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运行(质检)六部应急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剧毒品)丢失应急处理
步骤
处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如下现象时应立即汇报班长:
装有危险化学品(剧毒品)的库房被盗,危险化学品(剧毒品)丢失及其其它异常情况。
任何发现异常的第一人
确认
班长根据现状进一步确认,确认后立即报值班干部。
班长、发现异常的第一人
汇报
汇报安全部、部门领导或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值班干部
应急操作
保护好现场,安排岗位人员看守化验楼的前门和侧门,堵住可疑人员出入。
班长
报警
向健康安全环保部报警。
值班干部
接应救援
接应破案人员应急增援。
班组安全员
事后处理
提供相关资料配合破案。
部门领导
注意事项
1、保护好现场,疏散无关人员。
2、报警时,须讲明被盗地点。
次生事故
本公司人员受到剧毒品的威胁及伤害
公司外人员受到剧毒品的威胁及伤害
H2S中毒应急处理
步骤
处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采集、分析含H2S样品时因吸入H2S造成人员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窒息时。
发现异常的同行人员或其他人员
确认
同行人员立即报告班长、值班干部。
发现异常的第一人
汇报
汇报部门领导或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值班干部
应急操作
1、首先同行人员就近取空气呼吸器戴好后,转移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妨碍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须脱去衣服,气温较低时注意给中毒者保暖。
2、班长赶到现场戴好防护用品协同同行人员转移中毒人员脱离现场
3、必要时作心肺复苏(见附录三)。
同行人员、
班长
报警
向调度部门报告。(事态严重者并向120报警)
值班干部
警戒
根据风向、地势,划定警戒范围。
班组安全员
接应救援
接应气防、救护车应急增援。机动车辆控制在有毒、易燃气体扩散范围之外。
班组安全员
事后处理
配合抢救中毒者。
班长、部门领导
注意事项
1、报警时,须讲明中毒人员地点、人员中毒情况;
2、采集、分析含H2S样品任务时,必须两人同行,互相照应;
,救护人员必须戴好自己的防护器材(见附录二),方可进入毒区抢救受害者,在抢救工作中,救护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防护器材的情况,若感到身体不舒服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退出毒区,有病不得参加抢救工作。
4、抢救人员作心肺复苏时头朝外吸气,不能口对口吸气,避免同时中毒。
次生事故
人员造成伤害或死亡
化学试剂中毒应急处理
步骤
处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如下现象时应立即汇报班长:
分析人员误食、吸入毒性化学蒸汽或气体
任何发现异常的第一人
确认
班长戴防毒口罩、必要时戴好空气呼吸器根据现状确认,确认后立即报值班干部。
班长
汇报
汇报部门领导或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值班干部
应急操作
1、中毒是因吞入非腐蚀性物质,而患者神智清醒,又无虚脱现象,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以排除胃中的毒物,方法是用手指压舌根刺激,饮大量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由标准化岗位人员负责配备)催吐,至毒物吐尽为止,
2、中毒是由于吸入毒性蒸汽或气体,就必须立即把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地方。
3、中毒者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立即转移中毒人员脱离现场进行心肺复苏(见附录三)。
班长、岗位其他
人员
报警
向调度部门报告。(事态严重者并向120报警)
值班干部
警戒
根据风向和现场情况划定警戒范围。
班组安全员
接应救援
接应气防、救护车应急增援。机动车辆控制在有毒、易燃气体扩散范围之外。
班组安全员
事后处理
协助抢救中毒者。
班长、部门领导
注意事项
1、进入毒气区域戴防毒口罩或空气呼吸器;(见附录二)
2、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3、报警时,须讲明中毒者所在的地点、中毒介质、人员中毒情况。
4、抢救人员作心肺复苏时头朝外吸气,不能口对口吸气,避免同时中毒。
次生事故
人员造成伤害或死亡
酸、碱烧伤应急处理
步骤
处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如下现象时应立即汇报班长:
分析时酸、碱溅入眼睛或落在皮肤上。
任何发现异常的第一人
确认
班长确认后立即报值班干部。
班长
汇报
汇报部门领导或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值班干部
应急操作
1、碱液溅入眼中: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1%硼酸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重伤者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2、碱液落在皮肤上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稀醋酸溶液(3~6%体积比)或的稀盐酸溶液(1~2%体积比)洗涤患处。
3、采集碱样烧伤后,迅速到自来水管处,用大量水先冲洗,重伤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4、当浓酸落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