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8/10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美版第十册《花鸟画》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
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色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尝试体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及花鸟画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体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幅花鸟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通过分析和感受,体会人文思想。
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阶段
1、三维动画导入
以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中国风”倡导学生“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读好中国诗、画好中国画”从而引出课题《花鸟画》。(板书课题)
2、师生交流,通过对范画的认识,找出花鸟画主要表现和描绘的对象,总结出花鸟画的定义。
【设计意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感兴趣并且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情境中,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国画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和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索愿望。】
二、欣赏研究阶段
1、欣赏微视频,师生交流:
梅兰竹菊是历代名家最喜爱描绘的对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寄托了怎样的情感?(播放微视频)
2、师小结:
历代文人墨客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自己的哀思,抒发自己的情感,是中国式的情感流露,是文人思想的体现。
3、师生欣赏表现“四君子”的绘画作品;分析用笔、用墨等表现方法,感悟他们的精神寄托。师生互动、欣赏交流:
(1)指读:《梅花》现代王成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齐读:《梅花》王安石
学生观察后找到技法:
(1)勾花或点花(中锋)
(2)侧锋、顺锋、逆锋画枝干
(3)错综穿插,疏密结合。
《墨兰》清石涛
师生互动欣赏交流:赞美诗:
(1)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2)技法交流:
中锋用笔为主,强调兰叶的穿插变化。
《竹石》清、郑板桥
师生互动欣赏交流:
(指读)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耳东西南北风。
技法交流:
中锋为主
强调书法用笔
竹叶的组合提炼、概括
《菊花》清、吴昌硕
师生互动交流欣赏:
谎言寂寞无欲情,老菊独得秋气清。
技法:
侧锋画花叶,中锋画叶脉,有浓淡变化。
中锋勾花般,注意前后叠压关系。
枝的走势,生长规律。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将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赏微课、分析作品,积极探索、动脑思考,这种“欣赏—验证—交流”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课改理念。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将本课的重、难点得以解决。】
三、演示、讲解阶段
1、师生互动交流,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