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与工程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掌握物流系统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富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能够在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相邻专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物流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管理学、物流学、运筹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能够进行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与物流管理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遵纪守法;具有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勤奋学习,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实干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能够适应物流管理工作中定量分析及信息化的需要。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
、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
,包括中外文献检索、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现代意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三、学制和学分
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40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模块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模块:思政II、思政IV、大学英语、经济数学、企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现代物流学、物流运筹、生产运营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
六、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
(一)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确定思路
首先是确定定位的专业岗位群;然后,对岗位群的专业能力需求和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本科教学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专业能力;将专业能力进一步细化分解成相应的能力要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院物理管理专业定位的岗位群有两大面向:一是面向物流企业,二是面向生产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物流部门中的物流管理岗位。
(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
根据物流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六大专业能力,即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能力、物流运营管理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国际物流管理能力和物流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梳理、细化分解成相应的能力要素,二者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对应关系表
专业能力
能力要素
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能力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及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物流系统规划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掌握物流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方法;
能够将物流需求转化为物流系统规划的设计目标;
掌握物流设施节点选址和评价方法;
掌握生产物流系统、运输物流系统、仓储和配送物流系统的基本作业流程;
能够对生产物流系统、运输物流网络系统、仓储和配送物流系统进行独立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具备评价与选择物流技术方案和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分析、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初步具备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力;
具备对基本物流问题的仿真建模能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具备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撰写能力。
物流运营管理
能力
了解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运营管理(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管理、仓储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