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pdf

格式:pdf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pdf

上传人:cjrl214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1966年4月5日签订)
各缔约国政府,
鉴于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需要,愿意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限额共同制订统一的原则和规
则。
考虑到为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缔结一个公约。
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公约的一般义务
一、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中各项规定以及构成本公约组成部分的后附各项附
则。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各项附则。
二、各缔约国政府应采取实施本公约所必须的一切措施。
第二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在本公约内:
一、“规则”是指本公约所附的规则。
二、“主管机关”是指船旗国的政府。
三、“批准”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
四、“国际航行”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一国驶往该国以外港口或与此相反的海上航行。在这
个意义上讲,由某一缔约国政府负责其国际关系的或联合国为其管理当局的每一领土,都被当作
一个单独的国家。
五、“渔船”是指用于捕捞鱼类、鲸鱼、海豹、海象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船舶。
六、“新船”是指在本公约对各缔约国政府生效之日或其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
船舶。
七、“现有船舶”是指非新船的船舶。
八、“长度”是指量自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
前边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
第三条一般规定
一、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都不得在本公约生效之日以后开往海洋从事国际航行,除非已经
按照本公约的规定检验和勘划标志,并备有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1966),或者如果合乎条
件时,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有“国际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者。
二、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妨碍主管机关指定较之按照附则一核定的最小干舷为大的干舷。
第四条适用范围
一、本公约应适用于:
(一)在各缔约国政府所属国家登记的船舶;
(二)在本公约根据第三十二条扩大适用的领土内登记的船舶;
(三)悬挂缔约国政府国旗但未登记的船舶。
二、本公约应适用于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
三、附则一的规定专门适用于新船。
四、现有船舶如不尽符合附则一的规定或其任何部分的要求时,应至少满足主管机关在本公
约生效前对于国际航行船舶提出的那些较低的有关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要求这种船舶增加
干舷。如要取得任何减小原定干舷的好处,现有船舶应符合本公约的全部要求。
五、附则二的规定适用本公约的新船和现有船舶。
第五条附外
一、本公约不适用于:
(一)军舰;
(二)长度小于24米(79英尺)的新船;
(三)小于150总吨的现有船舶;
(四)非营业游艇;
(五)渔船。
二、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适用于专在下列水域航行的船舶:
(一)北美洲诸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东到从罗歇尔角和安提科斯提岛的西点之间所画的一条恒
向线,以及到安提科斯提岛北面沿西经63度子午线为止;
(二)里海;
(三)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向东到阿根廷的北角和乌拉圭的埃斯特角之间所画
的一条恒向线。
第六条免除
一、对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邻近港口间从事国际航行,并且继续从事此类航行的船舶,如果
上述港口所在的各国政府认为,上述港口间的遮蔽性质或航行条件,使从事此类航行适用本公约
的规定,成为不合理或不切实可行时,主管机关可以免除其受本公约规定的约束。
二、主管机关对具有新型特点的任何船舶,如适用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可能严重妨碍发展这
种特点的研究和这种特点采用到国际航行船舶上时,可以免除其受此项规定的约束。但是任何此
类船舶应符合下述安全要求:即主管机关认为适应于服务目的并保证船舶全面安全的要求,以及
船舶将前往的各国政府所能接受的要求。
三、主管机关应将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准许任何免除的情节和理由,通知政府间海事协商
组织(以下简称海协组织),由海协组织分别转知各缔约国政府,以供参考。
四、主管机关可以对通常并不从事国际航行而不仅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一次国际航行的船
舶,免除其受本公约任何要求的约束。但该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认为适应于所承担航次的安全要
求。
第七条不可抗力
一、在开航时不受本公约规定约束的船舶,在航行中因气候恶劣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而变
更航线时,仍不受本公约约束。
二、主管机关在应用本公约规定时,对于船舶由于气候恶劣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而发生
变更航线或延滞情况,应给予适当的考虑。
第八条同等效能
一、主管机关可以准许在船上设置不同于本公约所要求的任何装置、材料、设备和器具,或
者采用任何其他设施,只要主管机关经过试验或其他方法,认为此项装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