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徽派建筑与新徽派的探索.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徽派建筑与新徽派的探索.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徽派建筑与新徽派的探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
[发布时间]:2009-02-11 [作者]:单德启李小妹[来源]:本站原创[点击]:1211
“傅统告诉你的是要不断询问实际情况”。
“徽州文化的濳台词是:开放、消融、创新”。
“探究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对于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太重要了”。
——摘自读书笔记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和谐”是她的主旋律。面对当今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矛盾,“和谐”也是解扣的基本思路。“和而不同;同则不继”,诸凡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社会富裕和社会公平,无一不需以“和”而应对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充分重视了硬件打造的同时深感软件的缺失,把注意力又调整到更为科学的平台。传统是事物的源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当人们觉得传统是一种禁锢时,是误读了传统。其实,传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个不断吸纳新事物、兼容而后消融、继承而后创新的理念。
这就是我们对这次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举办的“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大背景和缘起的解读。为此,我们以《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为题,探讨一个伟大民族三大举世瞩目的地域文化之一徽派建筑的建筑文脉,以期在自已的工作中拓展大视野,调整价值观,抢占制高点。同时,与各位行家里手相互交流,听取批评。
<一>、传统徽派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
就在黄山市域内,就有两项世界遗产:一是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称号的黄山,一是中国第一个村落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无论如何,这一现象是既似出乎人意外,又实在情理之中。巧得很,黄山、震憾人心的自然山水,让人们有无尽的遐想,出世了;徽州,温馨人生的人居环境,使人们有无穷的眷念,入世了。说它出人意外,是天上人间竟然如此贴近!说它情理之中,是天工人巧本来就合璧珠连。
讲基本特征,主要是指硬件上的形态。人们很容易联想马头墙、三雕、祠堂牌坊等等,这些方面徽层建筑确实精彩,尤其是马头墙已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但我们认为,传统徽派建筑本质上的特征更应该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显山露水。村镇聚落、民居建筑和山水打成一片。
在古徽州,无论是人居环境、聚落选址、村镇结构,街巷布局、视觉廊道都显山露水。村镇聚落选址多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街巷布局与山体山形与溪水水圳形成有机的结构,或背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和自然山水打成一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传统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淡雅简约。建筑色彩淡雅清新——黑白灰;建筑元素简约精粹——点线面。黑和白,在色彩学里称为“极色”,它深邃、高雅、永恒;点线面,是最本原的造型元素。徽派古建筑都把它用上了。我们曾春夏秋冬四季踏访宏村,无论是桃红柳绿、遍地菜花的春天,还是枫丹白露,秋高气爽的秋季,雷岗南湖之间的粉墙黛瓦建筑,都是那么提神、那么隽永!甚至阴晴雨雪,晨曦夕阳,那么岚、云气、溪光、树影都在渲染着“白屋”。这种自然美,乡土美,是任何人工雕琢和金银堆砌所难能取代的。
第三、亲切宜人。主要是指建筑本身所形成的空间界面以及围合的街巷空间的尺度,是以人为本的尺度。古徽州“地狭人稠”,聚落选址因山就水,加上先民珍惜土地,因而低层高密度的村落街巷多曲折幽深,宽度较窄,这种“深巷重门”宁静安详,亲切宜人;即使是宽仅数尺的小巷,也因门券洞的分割和点式雕窗、门窗罩的装点,滞留了视角,并不压抑单调。这种人性化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