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语言支架.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言支架.doc

上传人:274030239 2018/8/1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言支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本式一组 计划制订
—— A 段视频脚本(10分钟)
    参加人员:宋巧珍、田苗苗、赵同保、闫爱玲
赵同保:各位老师好!我是赵同保,是基本式一组的研修组长,欢迎参加201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今年课例研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就像蒋院长所说的:由研究教学设计转向研究预设学习生成,由研究教学实施转向研究实现学生生成,由研究分工观课转向研究检验学习生成,从研究再次备课转向研究调整教学预设。我们组采用的是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课例研究方式。本专题的课题是“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支架搭建”,承载的是对搭建语言支架教学问题的研究,贯穿在“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今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磨课计划。对我们组进行指导的专家有山东省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陈元宝老师,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宋巧珍老师。这位是参与今天讨论的宋老师。
    宋巧珍:大家好!
    赵同保:这位是我们组的指导教师田苗苗老师。
    田苗苗:老师们好!
    赵同保:这位是承担此次上课任务的闫爱玲老师。
    闫爱玲:大家好!
    田苗苗:宋老师,今年课例研究的主题是贯彻课程标准,面向学生学习。为了更好地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搭建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有效语言支架是十分关键的。请您为老师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语言支架”,好吗?
    宋巧珍:好的。“支架”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他人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两人或多人合作解决问题时,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使能力稍差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里所说的他人的指导帮助或者能力较强同伴的合作就是我们所说的“支架”。
    其实,教学设计中所说的“支架”不只这一些,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辅助性材料和资源,可以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图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语言交流形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形式的。
    赵同保:也就是说语言支架的形式很多,不仅仅是句型、语篇的框架结构。
    宋巧珍:确实如此。
    田苗苗:通过宋老师的讲解我对“语言支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新语言时存在一些困难;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言,但不能灵活运用,很难跨越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这道坎;语篇学习中语言输出量过少等。宋老师,请您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好吗?
    宋巧珍:好的,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搭建语言支架未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老师没有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认知特点和水平,或是分析不够准确,或是分析后采取的行动不够恰当,导致搭建支架的梯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二是搭建语言支架不能适时适量,也就是搭建支架的时机和数量把握不好,导致学生在语言的思维、加工、建构和输出等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实际上教师不仅仅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预设如何搭建、拆除语言支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