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饮食文化的交流.ppt

格式:ppt   大小:1,26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饮食文化的交流.ppt

上传人:duzw466 2018/8/12 文件大小:1.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饮食文化的交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饮食养生总论
一、食养基础理论——中医学:
中医营养学:中医所谓的“营养”,不是专门分析某种食物所含的某种成分,也不是单纯研究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医对食物的选择及应用,具有独特的理论和风格,它必须结合中医的脏象学、经络学,结合人的体质,以及导致病的病因、病理,
疾病的症状,并且还要从食物的形、色、气、味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对致病因素所能起到的作用等各方面,对食物的食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分别利用。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几个重要学说:阴阳五行说、脏(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治则学说。
(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
:《黄帝内经》中的“法于阴阳”: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
——以平为期:
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是养生的根本。
(二)以脏象学说为核心
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三)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经络是饮食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的运行通道,是人体营养物质运行的大通道
(四)以治则(治疗原则)学说为运用
《素问》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食物有滋阴养颜的,也有辛辣助火的。(举例)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二、食物基础理论
(一)食物的性味
食物的四性(寒、热、温、凉)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阴性)
温热:温阳、救逆、散寒(阳性)
平性:健脾、开胃、补益身体
三、当今饮食健康的发展趋势
(一)饮食回归自然
野菜野果:蒲公英、荠菜、蕨菜等野味:蚂蚁、蚯蚓、蟒蛇、野猪肉
(二)开发绿色食品
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带来最强生命活动
(三) 开发海洋资源
(四)大力发展果品深加工
(五)当今,人们需要些什么食品
*
低糖食品
*
冷冻食品
*
低盐食品
*
无色素食品
*
天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