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泵体数控车床的设计与实现.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泵体数控车床的设计与实现.doc

上传人:174320523 2013/1/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泵体数控车床的设计与实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泵体数控车床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目录 i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数控车床 3
3
3
第3章泵的设计与实现 5
5
加工工序设计 5
***集中分序 6
粗、精加工分序 6
6
对刀点与换换刀点的设计 6
走到路径的设计 7
第4章数控铣床的工艺分析 13
第5章数控铣削编程加工实例 14
14
第6章结论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理论知识。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第2章数控车床

1首先要打开电源开启车床
2调节车床上的数据是车刀回到原始位置
3编写程序上车床运行程序
4在运行过成中要注意操作事项!

1) 受车床尺寸及最大进给抗力限制,只限于选用小型主轴箱系列或400×400的主轴箱。根据机床允许最大进给抗力Ff=3600N,电机功率P=7kW,被加工孔数应在10个以下,孔径不超过10mm。当总切削力大于车床允许最大进给抗力二倍以上时,应考虑用液压进给机构。
2) 工件上两个距离最远的被加工孔水平和垂直中心距均不能大于200mm,受轴承和齿轮限制,任意两孔中心距不小于25mm,孔径、孔深相差不能太大。
3) 车床导轨要足够长,使导轨有足够的进、退刀空间;行程开关控制时,不要使主轴和进给机构同时停,以免钻头折断。
4) 有些车床在主轴反转状态下,进给箱不能进给(如C6140),当对这类车床进行改造时,所设计的主轴箱传动链必须使得机床主轴正转,否则无法使用机床进给箱。
5) 因切削轴向力大于机床允许最大进给抗力而产生的后果是:带动进给箱进给的蜗轮容易磨损,一般来说,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蜗轮硬度较低,材料为铸铁或青铜,而蜗杆硬度较高,材料为钢件,淬火,而蜗轮比蜗杆容易磨损是在设计机床时有意设计的。如果切削轴向力不是很大,也可不用气缸作为辅助推力,只需定期更换蜗轮即可。


第3章泵的设计与实现

泵体包围旋转的叶轮,并设有与叶轮垂直的液体入口和切线出口。泵体在叶轮四周形成一个截面积逐步扩大的蜗牛形通道,故常称为蜗壳。叶轮在壳内旋转的方向是顺着蜗壳形通道内逐渐扩大的方向(即按叶轮旋转的方向来说叶片是向后弯的),愈近出口,壳内接受的液体量越大,所以通道的截面积必须逐渐增大。更为重要的是以高速从叶轮四周抛出的液体在通道内逐渐降低速度,使一大部分动能便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