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doc

格式:doc   大小:33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8/8/16 文件大小:3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兼评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
分散决策、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被视为现代公司控制体系的三大支柱,其中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薪酬政策的基础,而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又可以抑制分散决策的弊端,降低其成本。可见,业绩评价是现代企业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目前,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了质疑,实务界和学术界都在对此总是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其中,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就是相关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试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发展趋势、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平衡记分测评法加以评价,以期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趋势:对非财务指标运用的增加
业绩评价体系在公司制定战略计划、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经理人员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许多经理人员感到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美国管理会计协会(the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MIA)1996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15%的回应者认为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支持高层企业目标,而43%的人认为它不够好或不好。因此,许多公司开始采用新的业绩评价体系,60%的回应者报告他们正在修改或计划替换他们的业绩评价体系。
几年来,企业业绩评价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大多数分析业绩评价指标选择的经济理论指出业绩评价和激励体系应该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85%的公司正在通过运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决策和业绩评价,试图克服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在1996年对250家大型美国公司年度激励计划设计的调查中,托瓦一潘林发现存在三类主要的非财务指标:经营、顾客和员工。目前,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如完成一项并购或项目的关键部分,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培训、团队精神,管理有效性或公共责任;创新能力,如研发投资及其结果、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目标;市场份额。
(二)几种典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1、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德鲁克的观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因此,他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帮助企业记录和评价其改革方面,认为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通过设计一系列特定性质的问题,提醒雇员注意真正需要重视的方面,再提供一个内在的组织机构,使雇员能够重视并发现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霍尔的“四尺度”论
霍尔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他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下面又细化为若干指标。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