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月日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月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wkmei 2018/8/19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月日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月日教学设计

学科:八年级语文
8、《短文两篇》学教案
作者:巴金
主备人:野老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4年 3月10日
班级:第学****小组姓名:得分: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亘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二、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难点: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亘娥奔月”等故事是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请你用故事的口吻为全班同学讲述这几个故事。
二、预****检测
1、走进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2、文题背景
这两篇文章都写于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作《日》和《月》,就是为此而发,以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们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作者赞美飞蛾,也就是赞美抗日将士。
3、尝试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皓月姮娥侵入一撮灰
瞬间旸谷凭栏浸
1 学****过程
4、解释下列词语。
旸谷:。皓月:
凭栏:。瞬间:
轰轰烈烈:。倘使:
《日》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1、本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课文由飞蛾扑火联想到了古代的夸父逐日,飞蛾、夸父有什么共同特点?
3、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第二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二、品读研讨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3、《日》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月》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1、本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月亮在文中带给人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第二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二、品读研讨
1、“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2、《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三、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亘娥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