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
二零零八年五月
规划概述与分析
基地规划概述
光电基地位于南安市霞美镇,囊括了霞美镇温山、山美、霞美、邱钟、梧坑等五个行政村。具体范围西至省道308复线,东南至南安柳南中学,北至省道308线,南至336县道。,,。,。
总体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分三期规划,一期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后期(二、三期)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光电基地定位为:以生产光伏电子产品为主,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系统化、规模化的专业性产业基地。
规划实施的环境限制性因素
(1)可直接建设的土地资源短缺
本地区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大,光电基地的开发建设范围内涉及一定面积的基本农田,基本农田的功能调整和土地置换是制约本项目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
(2)区域排水系统的制约
区域排水系统尚未形成,施工污水尚不能入南安市污水处理厂,将有可能污染地表水;区域排水系统建成运行后,光电基地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位于下游的晋江干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的上游,尾水排放将增加下游的污染负荷。
(3)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制约
目前霞美镇城市化水平较低,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光电基地规划的实施。
(4)村庄对光电基地的制约
,规划的实施将使失地农民失去经济来源,同时内部及周边的村庄对光电基地的布局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邱钟溪断面1除氟化物达到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污染物均超标;断面2除氨氮、总磷,断面3除氨氮超标外,其余污染物可达标。沿岸大量未处理的生活废水的排入是导致区域地表水水质现状差的主要原因。
(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域地下水各参评因子优于GB/T14848-93 Ⅲ类标准,水质可以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中的SO2、NO2、PM10和氟化物能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Cl2、HCl、NH3和HNO3符合相应的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有一定的大气环境容量。
声环境质量现状
光电基地规划区域西南以山体和农地为主,基本处于自然噪声影响下;区域区域中部偏东地块目前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施工噪声较大。区域其他用地多为居民用地、山体、农地,目前尚未施工建设,基本处于社会噪声影响下。,,满足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本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铬、铜监测值均优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铬监测值可以达到一级标准。
生态环境现状
(1)受周边开发及人为活动影响,区内林地以次生林为主,分布较为零散。区域内以草本为主,乔、灌木为伴,总体植被覆盖率约60%。
(2)区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当地常见的老鼠、鸟类、蝶类、蜻蜓、蛾类、蜂类等,且密度和种群数量相对较低。
(3)未在一期开发施工范围内的区域现状景观层面主要是大面积的农田耕地。
(4)一期用地已经开始进行土地平整,主要以台地、冲击海积平原为主的地貌类型,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施工过程地表土层裸露,有水土流失的可能,区域后期用地尚未进行施工,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小。
(5)邱钟溪主要了接纳沿岸的生活污水,水体呈黑色,水质现状较差,基本无鱼、虾等水生动物。沿岸两侧生长了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等当地常见的草本植被。温山溪部分河段正在整治中,且上游水量较小,温山溪部分河段已经出现断流,河床裸露。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水环境影响评价
(1)光电基地污水可纳入南安市污水处理厂,,对区域地表水体影响不大。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不会对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的冲突影响,光电基地污水纳入南安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可行。
(2)污水处理厂中期(2010年)5万m3/d工程正常排放时,不形成明显的排污区,对晋江干流不产生大的影响;事故排放时,对西溪及晋江干流水质将产生不利影响,应杜绝事故排放。远期(2020年)15万m3/d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将使排污口下游300m范围内西溪水质超标,对晋江干流影响不大;尾水非正常排放对西溪和晋江干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应杜绝事故排放。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从一次取样时间和长期浓度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