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晏殊的生平
二、晏殊的文学创作
三、作品赏析
一、晏殊的生平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
江西)人。十四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
出身。后累官至宰相。谥元献。仁宗亲篆其碑曰:“旧学之碑。”他晏殊高才硕学﹐识见过人﹐知人善任。“大兴学校﹐以教诸生。”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吸引贤才﹐当是时﹐四方求学者咸集﹐其后显身于场屋与朝廷的﹐大多出于此。除范仲淹外﹐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历史名臣﹐都出自他的门下。一时间把五代以来荒废已久的教育事业很快地振兴起来,一方面为国兴学,并且另一方面也为国养才和储才。
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被后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珠玉词》,今存140首。
他在宋词的地位是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上﹐并对欧阳修﹑晏几道有一定的影响。“导宋词之先路”.
二、晏殊的文学创作
〔集评〕
晏元献、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
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宋]王灼《碧鸡漫志》)
主要的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
别恨。继承花间传统。如: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
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
春》)
《珠玉词》的思想内容
《珠玉词》艺术风格
纯净雅致、雍容和缓。语言清
丽淡雅、温润秀洁。
三、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作品赏析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
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