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银丰学校翟志刚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总结如下:
首先,我领会了新课程的宗旨:即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
在这一宗旨的指领下,教师要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其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尤其是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第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第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
“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第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无论怎样,暑期新课程远程培训,已经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但远程培训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这些学员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拥有更为辉煌的明天!
 
学习随笔
在初步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设计》理论篇之后,我很有感慨,激发起我身为语文老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语文老师责任重大,比任何一个学科的老师责任都重,由于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重任;肩负着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好方块汉字的重任;肩负着开启聪明、启迪心智的重任……总之,我们不只是在培养学生,也是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更是在传承文明。
作为一个和语文打交道十年的老师,我喜欢语文,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喜欢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潺潺溪流,流进我的心田;我喜欢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读课文,宣泄内心的情感;我喜欢教孩子们写汉字,由于方块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我更喜欢听孩子诵读文章,听他们投进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总之,我自豪我是一名语文老师。
说来汗颜,十年了,对语文我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便我喜欢语文,但也感受到其中的艰辛和劳累,有时从心底、从骨髓透出的累让我想过放弃,但最后,我坚持了下来。为什么呢?我想就源自于热爱吧!
我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冰冷的解剖课,把课文解剖得支离破碎;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机械的问答课,在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消磨时间;也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没有意义的说教课,把没有温度的语言强加给学生;我不想……
我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字正腔圆地读,激情澎湃地颂,如情进境地吟,生动活泼地悟,有的放矢地议。让我和学生都深刻熟悉到: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