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区位及保护规划的重要意义
区位
钓鱼城遗址是缙云山-钓鱼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合川城东约5公里处的钓鱼山上,中心位置东经106°15′15″,北纬29°59′35″,,总面积约250公顷。山顶东西部地势倾斜,台地层层,西南、西北角和中部山地隆起,形成薄刀岭、马鞍山、中岩等平顶山峦。整个山顶东西长1596米,南北宽1960米,山下沟壑纵横、小堡环拱,东面有脑顶坪、梭子岭、孙家湾、簸箕岩、放牛坪、喊天堡、石子山;西南有艾家湾、小白塔;北面有朱家沟、白鹤庵、鹞子岩;南面有嘉陵江畔的黑水函、卷耳子渡口。钓鱼城上扼嘉陵江、渠江流经要道,下控涪江、嘉陵江汇入长江要津,处于钳形江流、三面临江的险要地势之中。
区域地理历史背景
合川市位于重庆市北部,四川盘地东部,华蓥山南段西北山麓,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境内。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05°58′37″-106°48′37″,北纬29°51′02″-30°22′24″之间,,南北宽58公里,东西长69公里,人口151万。东北接重庆渝北区、广安华蓥市,南邻重庆北碚区、壁山县,西靠重庆潼南县,西北毗邻四川蓬溪县,北界四川武胜县,东北与四川岳池县接壤。合川市地处川中丘陵和川东向斜邻近的交接地带,地形以丘陵、平坝、低山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春早秋短,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8℃左右。合川历史悠久,水碧山青,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人类聚居开发地。春秋战国时期,合川曾为巴国别都,公元前314年,秦灭巴国,设置垫江县,后历代设州、县。合川于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迄今已成为总人口居重庆各区县第二、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居重庆市第四的重庆北部中心城市。历史的源远流长,让合川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合川拥有了33处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自然风光旖旎,丘陵低山峰峦起伏,田园风光恬静幽雅,山、水、林、洞、峡融为一体,形成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交通条件
区域交通条件
钓鱼城现状与合川的交通联系主要以水上交通为主。从合川至钓鱼城水上路程约7公里左右,目前每日有两班专线客轮、四班渝(重庆)合(合川)过境客轮及不定时的游艇往返其间,其码头位置位于钓鱼城南面原水师码头处。合川到钓鱼城陆路交通须通过嘉陵江车渡至东渡口,,交通状况不容乐观。但随着渝合高速公路,合阳大桥的修建,区内机耕路的翻修改造,市区到钓鱼城就更为便捷,预计将来钓鱼城的主要出入方式将改为陆路交通,而水路交通将退而居其次。
区内交通条件
钓鱼城内为满足消防、旅游发展需要铺有跑马道相环。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般车辆在西北入口处或古军营山庄处停车,不准许其在区内行驶。钓鱼城的内部交通以步行道为主,尚未形成环状系统,不利于游人游览和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的展现。
历史背景
钓鱼山名称由来
钓鱼山由于地处两江相汇之处,江流环绕成钳形,地势险要,远望成鱼形。山有一巨石,突向江面,其上平坦,相传古有仙人坐其上而垂钓嘉陵江中,故名曰钓鱼台,山因台而得其名,城因山而得其名。今尚存传说中的钓鱼台,插竿石等遗址。
钓鱼城筑城背景、布局与规模
南宋末年,蒙古发动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的进攻,为保护四川、保卫重庆,南宋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修筑重庆城时,于嘉熙四年(1240年)派大尉甘闰于合州钓鱼山筑寨,作为合州官民临时避蒙古兵峰之所。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 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王介,采纳播州人冉王进、冉璞建议,在钓鱼山筑城,并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上,作为重庆屏障,以抗蒙古军队的侵犯。钓鱼城始成,其名也始于此。
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七月,王坚知合州,调所属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五县,计十七万军民又大修钓鱼城。至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张珏知合州时,再次加修钓鱼城。新城规模很大,沿钓鱼山凭险修有两道高二到三丈不等的城墙,沿城墙一周共约十三华里,加上南北两侧沿山直贯嘉陵江的"一字城墙",则共达十六华里。钓鱼城共建有八道城门,皆双砌拱门,门上建楼,分别名护国、始关、小东、新东、菁华、出奇、奇胜、镇西。在奇胜门左侧一百多米处,修有水洞门,是作钓鱼城排水之用,门外悬崖无路可通。山西南小东门处与山北面出奇门处各由山上延筑一道城墙直接进入嘉陵江中,名"一字城"。一字城江边修有码头,又称皇堤。在山北面出奇门左上侧一高地修筑指挥台,旧名插旗山,台前是练兵用的较场。较场东北面修建的是皇城,据传是为逃亡中的宋室所筑的。皇城东南面为军民住宅和小巷。在护国寺和奇胜门内还修有水池,称大小天池,另外凿井九十多眼,供山上军民食用水需要。祥兴二年(1279年),合州安抚使王立,举城降元,元兵拆毁城墙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