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股权分置下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影响因素,得出<div>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股权分置对外担保影响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就是者利益,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核心就是人(管理者和控股股东)对外部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掠夺”,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8 tt t 8. com下,这种“掠夺”主要表现为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在股权集中的情况8 tt t 8. com下,表现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共同对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的侵害。Classens等(1998)曾对东亚地区2658家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存在着广泛
8ttt8
的掠夺小股东的现象。La Porta 等(1999)曾用”Tunneling”一词来形容大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获取利益的行为,实证也发现,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在很多8ttt8国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公司所有8 tt 权集中程度
较高的国家。“隧道挖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第一种形式是大股东可以了dd dtt. com自身利益,通过自我交易从企业转移资源,这些自我交易不但包括www .ddd tt. com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律禁止的行为,如直接的偷窃和舞弊,也包括www .ddd tt. com资产销售与签订各种合同,如制定控股股东有利的转移价格、过高的管理层报酬、债务担保、侵占公司的投资机会等;第二种形式是大股东可以司转移任何
dd dtt. com
资产而增加. com在企业的份额,如通过发行股票来稀释其他股东利益,冻结少数股权、内部交易、渐近的收购行为以及其他财务交易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属于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型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刘鸿儒(2002)[ 2]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和上市公司利益之间的矛盾中,最典型的是关联交易,可见不公平的关联交易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方式。
我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途经在于用
t8. com
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调节,通过虚增利润,抬高股价,达到融资和增加. com股利分配的目的;二是通过关联交易达到直接或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资产的目的。近几年来大股东利用
t8. com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比较频繁,按照<8ttt8table>交易笔数计算,2001年和2002年对外担保笔数占所有8 tt %、%,但到2003年对外担保笔数占所有8 tt %[ 3];从对外担保公司的家数看,2002年对外担保公司家数占比最大,%,,之后有所减缓,到2004年沪深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达993亿元,其中26家公司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总值,84家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总值的50%,部分上市公司净资产为负数,ST英教2004年三季度报告净资产值为-,但其对外担保额达9000万元,ST万鸿2004年三季度报告净资产值为-,但其对外担保额达5548万元;2005年半年报显示,有822家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