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沁园春长沙》《雨巷》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1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沁园春长沙》《雨巷》教案.doc

上传人:plm860108 2018/8/25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沁园春长沙》《雨巷》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步入高中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心怀天下。今天,我们来看一代伟人毛泽东年轻时的理想抱负。“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小时候的一首《立志》诗可见他抱负远大。毛泽东年轻时求学长沙,后再经过长沙,故地重游,回忆往事,以“沁园春”为词牌,作下了今天我们要学****的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年轻时理想与抱负的诗作——《沁园春·长沙》。
介绍“词”的有关知识(《达标训练》P3)
二、读课文(目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试读——范读——听读——齐读
三、悟课文:
初读诗歌,你感悟到了什么?有何发现?(问题引导)
1 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关键要点:写景、叙事、抒情上阕写景,下阕叙事。)
2 2)先了解抒情方式
答: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
3 3)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怀人忆事抒情?
答: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4 4)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 学生各抒己见)
5 5)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用些成分省略,上阕前三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怎样?交代了什么?
答: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译文:在这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时令、地点、背景)
66)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好像不符合毛泽东豪迈、潇洒的个性,是不是降低了词的格调?
答:不是,而是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继续分析看下去。
7 7)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些景物,景物画面有什么特色?
由《沁园春雪》引出“沁园春”这词牌名上下阕各有一个统领的字。
8 8)由“看”字领起的秋景,统领到哪一句?
答:万类霜天竞自由
9 9)这七句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怎样?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看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鹰击长空仰视
鱼翔浅底俯瞰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静到动
作者由远望到近观,由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视野开阔,“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为下文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1010)在这些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遍:红得广    染:红得深透,色彩(秋色)浓重     透:强调水的清澈    争:渲染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热闹气氛)  “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勇猛之状;“翔”:突出鱼儿自由、轻快之态。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1111)除了这些动词之外,还有哪些修饰语用得富有表现力?
答:“万”“遍”“层”“尽”“漫”渲染了景色的范围之广; “透”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百”形容江面船只之多。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