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区居民素质建设论文
摘要:城市对于提高市民素质的要求将面临一些新的要求,在市民素质建设中,如何更好利用人文精神使得社区居民在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文化素养、行为规范等各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迫切的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进一步更广泛地推动市民素质建设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做一些理性探讨。
一、积极探索,健全各种机制,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区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优势,全面整合各种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健全各种机制,保证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健全和完善推进居民文明素质提高的工作机制。街道文明办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将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并形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形成一个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制度架构。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联动机制。对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各科室和社区单位、各居民区按照分解的责任各司其职,形成社会联动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合力和局面,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服务机制。以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比如,在倡导不乱停非机动车辆时,大力建设“滚筒式停车栏”,并使其覆盖到社区所有道路,以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得社区居民的心理受环境的影响能够自觉停放车辆。
二、领导发挥表率作用,主动参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工程,加快推进速度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引领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社区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科学素养、法治意识、工作作风以及品行操守,不但体现着社区形象,折射出社区的精神风貌,而且还会影响社区居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建设“四平同济人文社区”的信心。领导干部也是社区的一员。凡是街道办事处提倡的、要求广大社区居民做到的事情,领导干部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比普通居民做得更好,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对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起到引领作用。
、机关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带动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
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法律素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直接体现着社区的形象;机关工作人员的态度、方法、作风、质量和效率,直接反映了社区的管理水平。
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依法行政、勤政为民、诚实守信、廉洁高效,通过自身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加以引导,为广大社区居民树立榜样,从而带动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三、大力实施街道实事工程,通过有效的城市管理,不断优化社区人文环境
以街道实事工程为引领,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切实解决好社区居民就业、帮困、助残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使社区居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
社区居民素质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提高市民素质的问题上,城市的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依靠社区城市管理八项机制和“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楼道我清洁”等主题活动的深化来增强社区居民的理性生活理念。进一步完善居民小区居民楼道清洁轮值制,通过加大市民巡访团巡查工作力度和居委干部、楼组长、志愿者等骨干的力量,使得楼道堆物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