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提要:2008年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内发生在我国的这样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已经为我们sSBbWw敲响了警钟。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该文通过分析美、日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模式的比较,从而得出<div>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一些
8 tt
有益启示。
关键词: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巨灾通常是指由于. com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引起的大面积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件。虽然目前各国和一些
8 tt
研究机构对巨灾尚未确立统一的认识、规范及衡量8ttt8标准,但不难看出,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具有一系列导致. com财产损失和人员生命伤亡的风险事件;的灾害事故;灾害的精准预测比较困难;引起的损失十分巨大。据Sigma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自1970年以来,全球巨灾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呈上升趋势,保险损失偿付也日益增加. com。仅2006年1年,全世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导致. com的经济损失就约为400亿美元,其中地震、严寒、风暴以及航运事故导致. com多人成为受害者,总共约有30000人在各种灾害中丧生,保险业为此支付了150亿美元。
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异加之各种恐怖、暴动、骚乱等灾难性事件的威胁,巨灾发生的频率将会继续增加. com,造成的损失也会持续扩大。因此. com,加强和完善巨灾风险应急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根据民政部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左右。2006年,,比上年增加. %。其中,,比上年增加. %;因灾死亡3186人,比上年增长 %;,;,比上年增加. %,是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而2008年年初的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就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据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的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3月1日,,,预计保险公司全国赔款数字将在40亿元左右。保险业积极主动赔付,但保险赔付金额尚不足损失总额的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6%。就在雨雪冰冻灾害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次大地震中,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市。截止6月9日,地震已造成69142人遇难,直接受灾人口达1000多万人。受灾地区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均受损毁,损失惨重,有次生灾害的发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仅四川一省工业企业的直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