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改革的悖论与出路.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改革的悖论与出路.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改革的悖论与出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改革的悖论与出路
内容提要:如何对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理论界一直讨论的热点,然而,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没有形成一套对国有资产和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的制度。研究并设计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制度,进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仍然常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激励制衡
一、引言
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不同于前苏联“休克疗法”的道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被事实证明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路径。在此过程中国有资产仍将会在经济社会发挥重要,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也将长期存在。“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但是dddTt转型期的现实任务,也是8tt t 8. com一个重大的历史责任,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改革的目标。然而至今在实践中仍然一套可以产和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的制度。如何加深对这个究?并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并建立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在目前经济改革过程仍然常紧迫的任务。
二、国企改革的三个悖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人类的“理性”在于用最大化。长期以来,我们sSBbWw的国企管理者一直被要求
dDdtt
要以“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工作,并以此作为dddtt“搞好”国企的基础。然而,在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矛盾与诱惑层出不穷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又能有多少国资管理者和国企经营者可以境界?不能说“奉献”精神不对,问题是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否可以人群的行为准则?并作为dddtt经济管理的基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数经验已经告诉我们sSBbWw,基于人类“非理性”行为建立起来的制度是低效率的。虽然诺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会影响个人的效用函数,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评判也可以的行为,然而,“理性”思维所形成的“公平”“公正”价值观念,还是否定了“非理性”。希望依靠非理性的“奉献”精神对国企进行管理,最终导致. com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人员腐败,这是国资管理的第一个悖论。
通过国资管理者对国企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目前国资管理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 com国资管理者的经营目标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国企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ssbbww. com,希望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二者的责任目标不完全8 t tt8. com一致,激励幅度、方法不同,对资源的控制方式不同,效用函数也不同。现实情况8 tt t 8. com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国资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弱相关,国企利润最大化与国资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不相关,依靠利益倾向和效用函数完全8 t tt8. com不同的人群分别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愿望,但最终结果是监督失败和效率低下,这是国资管理的第二个悖论。
由于. com国资管理者和国企经营者管理资源的方式、手段不同,导致. com他们的激励机制不同,目前正在酝酿和采取的期权、年薪制等激励方法,都是设法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经营者的效用最大化相联系,然而,在此过程中往往
t8. com国资管理者的效用并不能实现最大化,使两者的利益不平衡,现实中经营者的高额奖金不能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