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水电十一局有限公司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日
屯留1#穿河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屯留支线1#穿河段(TL2+~TL2+),。
二、方案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标前会议、补遗书、施工图设计。
2、现场调查资料。
3、国家及现行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工程预算定额。
4、企业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
三、施工段地基基本情况
施工段土层由于经常过水、积水,冲积洪积,积土层受水浸泡软化,形成以淤泥~饱和软塑粘土状态的软土。该类土层对管道基础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土体结构疏松、含水量大,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特征,稳定性差,管道基础直接填筑于该地基上容易产生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下沉、失稳,此外还会产生长期、缓慢、大量的工后沉降等现象,不经处理的该基
础层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
四、管道穿河总体规划
我项目部按照水利局和其他项目主管单位对节点工期的要求,针对本工程屯留1#穿河段施工布置、地形地貌条件等制定了该施工方案,以图加快工程的总体进展。
1、施工导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河流中央偏右岸位置有一长条形土台,将河流分为两部分,考虑将这一土台作为纵向围堰。第一阶段施工将在土台右侧的砌筑上下游横向围堰,将河水引入右岸河道内,进行左岸穿河段的管道安装施工。施工完毕之后,拆除两头横向围堰,保证河流的畅通,进行第二阶段施工围堰的砌筑,将河水全部引入左半部分河道内,进行右岸的管道施工。
2、开挖边坡支护:部分区域采用管沟放坡和钢板桩支护相互结合的方式,满足管沟开挖的需要。在淤泥和粉煤灰存在的河段全部采用钢板桩支护,长臂反铲进行开挖。
3、软基处理管道基础换填:不满足管道基础持力层要求的河段,采用抛石挤淤进行换基处理或者换填。
五、施工导流方法和措施
施工顺序:
第一阶段导流围堰修筑---河道左岸管道施工---拆除第一阶段横向围堰---第二阶段期导流围堰修筑---河道右岸管道施工---围堰拆除,河道恢复。
1、导流围堰施工
计划将河道中央现有土台左侧河道作为第一阶段导流渠,在土台和左岸之间修筑横向上下游围堰。横向围堰位置选择在河道最窄处。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土石堆砌横向围堰,迎水面坡比为1:2,背水面坡比为1:,围堰高度不小于堰前正常水位+。第一阶段的上下游围堰上游横向围堰长约12 m,下游横向围堰长约15m,第二阶段上游横向围堰长长约20m,下游横向围堰长约30m。
待河道左岸管道安装完毕、管道外接缝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格栅石笼施工及附属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后,拆除第一阶段横向上下游围堰。修筑第二阶段横向围堰(土台左侧部分),仍然以现有土台作为纵向围堰。待第二阶段围堰整体砌筑完成后将水引入土台右侧河道。开始左岸的管道施工。
断面图
导流平面布置图
(1---一期围堰;2---二期围堰)
围堰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戗堤填筑→截流→基坑排水→清基→堰体填筑→围堰迎水面边坡整平→(围堰迎水面边坡粘土防渗铺盖施工)→摆放编织袋土护坡。
围堰施工主要方法如下:
1)施工准备: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报审、放线、水上部分堰基清理等。
2)测量放线:按照选定的围堰轴线和起坡线等边线进行放线工作。
3)围堰填筑:利用附近开挖料,分层铺筑,挖掘机或推土机平整、碾压密实,提高防渗效果。
4)围堰进占及堰体施工:鉴于河道水量不大,围堰进占填筑时,拟从一岸开始向前立堵进占填筑。
5)戗堤闭气:戗堤填筑以粘性土为主(根据水流状况必要时采用部分石碴促进截流),戗堤合龙后经碾压即可实现闭气。
6)围堰迎水面边坡采用反铲削坡整平,河滩乱掘坑提前用富土料回填。围堰迎水面边坡和其外侧水平面粘土铺盖,采用反铲装车,15t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推入河中,反铲配合平整。
7)上下游围堰闭气后即可进行基坑排水,清理堰基,分层填筑堰体,并加高、延伸到堰顶高程。填筑土料采用沿线沟槽或基坑开挖的粘性土料。,15t自卸汽车运输。后退法卸料,推土机分层摊铺平整,震动压实。
8)编织袋土护坡施工:用编织袋装松散的粘性土,装土量为袋容量的1/2~2/3,袋口用麻线或细铁丝缝合,堆码土袋时,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并尽可能堆码整齐。
9)疏浚:,弃渣料就近填筑在低洼处和乱掘坑内,以保证原河道平顺衔接为原则。
围堰施工完成,围堰内积水抽出后即可进行开挖支护钢板桩的施工
3、钢板桩施工
1)、材料选择。采用拉森式(U型)钢板桩;工字钢。
2)、钢板桩检验。
由于本工程为钢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