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及其药用价值.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及其药用价值.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及其药用价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及其药用价值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介绍了栽培现状,药用价值。
关键词:和田红柳大芸药用价值
分类号】:R284
一、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新疆和田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性温,味甘微苦,归肾、大肠经,呈纺锤形或扁纺锤形,直或稍弯曲,表面亮棕褐色至亮黑褐色,略粗糙,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灰棕色至灰褐色,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散生于整个断面。它不同于在新疆其它地方生长的荒漠肉苁蓉。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生境和群落组成有显著的差异性,荒漠肉苁蓉更能适应沙漠生态的生存环境,管花肉苁蓉遗传多样性远低于同属植物荒漠肉苁蓉的水平,其受威胁的程度大于荒漠肉苁蓉,狭窄的地理分布是影响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新疆和田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和田“老三宝”是玉石、丝绸和地毯,“新三宝”是大芸、核桃和维药。其中适合红柳大芸(管花肉苁蓉)。因肉苁蓉是专性寄生植物,必须有3~5年生寄主柽柳,肉苁蓉才能寄生生长。但肉苁蓉种子本身不能移动,必须靠寄主柽柳的新生毛细根延伸到肉苁蓉种子处,从种脐处进入,并释放某种化学激活物质,刺激种子细胞分裂,进而发生寄生关系,依靠寄主柽柳的营养生存,种子才能生长发育成肉苁蓉。一丛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窝管花肉苁蓉,最多发现过五窝。通常每窝只有一条根寄生管花肉苁蓉。管花肉苁蓉一般高度5-100厘米,圆柱形,药用的肉质茎春秋采挖,以出土前采挖的质量为好,或刚出土即采收,过时开花后,则茎空并木质化,不宜人药,可留作采种。管花肉苁蓉以采摘的时间区分,可分为春管花肉苁蓉和秋管花肉苁蓉两茬。春季气温20~25
℃生长较快。5月上旬开始生长,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7月下旬种子成熟,果成熟时为褐色,果壳干缩纵裂。从授精到果实成熟约需45天,一般由下到上成熟开裂,此后植株干枯并完成其生活史。过去和田只收购春管花肉苁蓉。每年4~6月上旬采挖的肉苁蓉作药材质量最好,但要注意采大留小,采密留稀。秋季也有一定量出土,但产量较少,应以春季为主。采挖的肉苁蓉应去掉花序或苁蓉头,以免消耗茎部养分,之后晾晒于干净的沙滩上,一个多月后肉苁蓉由黄变成肉质棕褐色,即为甜大芸。采挖后,经过夏季炎热阳光下翻晒,肉质、地茎晒干后包装调运。秋季生长的管花肉苁蓉采挖空心时期在9至10月份。它的个体比春季管花肉苁蓉略小,含水份和春管花肉苁蓉一样,但由于秋末冬初阳光弱,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难以保证质量、规格。
二、红柳大芸的栽培现状
目前,南疆和田地区与我国其他产区一样,野生资源正在走向枯竭。为挽救肉苁蓉药材资源,保护沙区生态环境,我国的新疆、内蒙相继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展了肉苁蓉人工栽培研究,分别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人工培植肉苁蓉的关键技术已被突破,建立人工生产场地已成为现实。当前试种的走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结合荒漠植被的恢复与保护扩展药源区;另一种方式是取用农业经营方式培植。现在,和田地区各级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红柳大芸产业。人工红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使红柳大芸形成规模。, 其中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人工红柳种植面积已近万亩;洛浦县2003年至今已累计建成人工红柳大芸基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