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主要内容
主要论点
争议要点
讨论热点
参考文献
四、
一、
二、
三、
一、主要论点
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多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那些不可缺少的因素、元素或成分。
举论依据
(1)从特征上要充分彰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的不可或缺性
(2)从功能上要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形态上的新特点和新变化
(3)从属性上要尽可能地可以突显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
(4)要素与要素之间要充分体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主要论点
初步查阅相应文献,可将当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观点大致归纳为: “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含“新五要素说”) 、“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十要素说”等。
“三要素”说
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86)
2、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于光远)
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1989)
4、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小结
三要素说的几种观点,其共同点是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要素,不同点在于对除此两要素之外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认定。这些观点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形成初期的观点,已经涵盖当今流行的四要素说的部分内容。
“三体一要素"说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组成的。其中,媒介要素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陈秉公)
”四要素”说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张耀灿)
小结
“三体一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是目前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二者在形式上看有区别,但实质上二者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或社会)环境、媒介(或介体)这四者的运动和相互关系构成。只是对这四者的具体内容和地位认识稍有差异。“三体一要素”说是将四要素以“体”和“要素”来划分,更加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事实上也承认所谓的“三体”也是要素,只不过是本源性要素,而“媒介要素”是非本源性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失真现象和各种干扰因素的总概括。所有与我们弘扬、倡导的价值观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噪音”。
“多要素”说(五要素及以上)
五要素说
教育者、教育对象、内容、方式、目标
六要素说
教育者、教育对象、内容、方法、目标、情境
七要素说
教育者、教育对象、内容、方式、目标、反馈、效果
八要素说
教育者、教育对象、信息、情境、反馈、载体、噪音、效果
(信息包含内容、目的、原则、方法等)
十要素说
有学者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划分为主体系统、
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
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这十个子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母系统的
十个基本要素,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从
另一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研究与尝试。
总结
传统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要求“三要素”说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的过程外显出来, 略缺动力性系统环节方面的描述。
“五要素说”忽略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其无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状态下出现的新变化。
“七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反馈已内在地包含于教育方式当中的, 而且效果、反馈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成后才出现的问题, 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
“八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噪音等也与“七要素说”类似,没有根本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实质,不太符合要素的要求。
“十要素说”用系统论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系统的角度分析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但客观上讲任何一项人的行为活动都可以推论到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 概括性和内属性不强,且各系统之间存在重叠交叉之嫌。
总的分析, 按其定义逻辑和要求,很明显,还是“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实质和特性, 而且事实上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争论的聚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四要素说”和“六要素说”上, 两者在诸要素论中也是最受关注的。
二、争论要点
“四要素”说(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