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萤火虫之墓》
读后感
星星点点,有爱忘我。——题记
其实,我是先看的这本书的同名电影之后采取看这本书的。书中并不只是这一个故事,但是这部故事却最让人能够触及心底。
昭和20年9月21号晚上,我死了。平静的声音,残忍的开头。电影的导演让我们随着成田的视野慢慢走进自己的内心,成田最开始的灵魂讲述者的影子也逐渐消失在影片里。
对于成田来说,生活只有爸爸妈妈和妹妹。对于成田来说,生活只有爸爸妈妈和妹妹。面对妈妈的死,成田却没有哭,一个半大的孩子,还没有做好面对着突如其来噩梦的准备,还不能马上预知到失去父母后将要面对的艰难,同时他还要强颜欢笑不在小节面前露出破绽。小节在池塘边为死去的萤火虫建造一个坟墓的时候问,“人死后都要住在坟墓里,妈妈也住在坟墓里吗”,无需再用谎言安慰妹妹,成田想起妈妈的爱,从前那些被妈妈疼爱的无忧无虑的日子,积蓄许久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痛快的哭出声来。
成群的轰炸机,虫子一样多的燃烧弹,吞噬一切的火焰;原本美丽温柔的妈妈,最后毫无尊严的死去,长满蛆虫被人扔垃圾一样的扔到死人堆里;自私冷漠的婶婶;下狠手扭打偷瓜果的成田的农户。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阴暗混合成漆黑的暗夜,在这暗夜里失去父母保护的成田和小节,一步步走向必然的结局。看到成田和小节离去自己过
日子的身影,婶婶如释重负,愉快的喊了声“小节,你们自己多保重”。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经常讲这样不痛不痒的话呢?杀人的黑暗不是一个人的罪恶,我们自己是否也是这黑暗中的一抹黑?
萤火虫之光,星星点点,那么的微弱,在暗夜中却又那么明亮。成田对小节的关爱,小节对哥哥的依恋,警察局里警察对成田保护,借车并送给成田萝卜蔬菜的农民,帮他们领取面包的阿姨,替他们保管妈妈贵重遗物的医生,给小节买了新鞋并质问妈妈是否说了过分的话的表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成田的身边放下一个米糕的身影。这些都是暗夜里的光,比正午的日光更明亮,照亮了我的内心,照亮了我的全部世界。
成田和小节还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在他们眼里没有战争,没有酷现实的束缚,琴键欢唱,他们在山洞前搭起秋千,他们在夏夜放飞满室萤火虫。虽然他们吃的只有青蛙和豆渣,生活是如此不堪。为了让小节过得好点,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成田,在轰炸时冲进无人的住宅偷东西,却完全没有负罪感,甚至感激那些投弹的轰炸机。因为在此刻,他的心里只有妹妹小节。所幸,小节没有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没有在萧瑟的秋风或冬日里,离开这个世界。她离开在生机盎然的夏日,吃了哥哥煮好的南瓜,面带微笑平静而满足。我不想讨论这种场景在当时的日本真不真实,但这种残酷童话般无理智的对比,所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这并不是一个争题材故事,也不是一个政治题材的故事。可能是由于我们和日本的一些历史上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客观的看这部电影,看看所谓的和平战争到底给世界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在成田的心中,爸爸就像一样高大,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成田心里狠狠的想,等爸爸去打败你们,我说过,这并不是政治题材的故事,成田小小的心里只有爸爸妈妈和妹妹,爸爸因为被迫征战远方,最后得知爸爸战死沙场,成田心里巨大的支柱一下子崩塌了,没有了爸爸,没有了妈妈,成田像一个大人一样,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职责,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小节撑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