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语文
新课标(RJ)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鼎湖山听泉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转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5 诗词曲五首
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
细读课文
细读课文
收束课文
收束课文
22 五柳先生转
22 五柳先生传
再读课文
、生活状况和志趣?刻画了他怎样的形象?
[解析] 可从人物的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去了解、概括人物形象。
22 五柳先生传
[答案]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2 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他的“志”又是什么?
[解析] 分析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爱好,把握人物形象,从而了解作者的“志”。
[答案]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五柳先生的“志”应该是追求世外桃源式的社会理想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志趣。
22 五柳先生传
“赞”的部分?
[解析] 赞语是对正文的记事作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同时也是总结。可从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人物形象入手去考虑。
22 五柳先生传
[答案] 这一部分有两层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说明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前一层引黔娄妻子的话,接着就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思是五柳先生跟黔娄一样,是能够安贫乐道的人。后一层先重提五柳先生之“志”,而后将他说成无怀氏和葛天氏之民,实际上是说他能够顺乎自然而生活。这样来评价五柳先生的品格,是有深刻含义的。黔娄是个不跟统治者合作的人,他拒绝齐王的千金聘用,而宁愿在贫困中死去;而无怀氏、葛天氏之治天下,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作者在“赞”中不直接评论五柳先生的品格,而是与古人作比,其实正是从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
22 五柳先生传
细读课文
6.《五柳先生传》一文的主旨是什么?文章采用传记体裁来叙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本文主题思想明确,锋芒直指黑暗社会,艺术表现则平淡含蓄而富于独创。作者通过虚拟人物来自传自赞,其目的是大胆地申述自己的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勇敢地肯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道路,同时也借以反衬出东晋末年社会现实的污浊黑暗。
22 五柳先生传
由于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思想体验为素材,又针对自己所熟悉而深恶的社会现实,因而能够抓住传记人物的主要特点,对准社会黑暗的症结所在。又由于假托为虚拟人物立传评赞,作者可以摆脱自我拘谨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材剪裁,突出典型,也能够不拘地加以评论,突出主旨。因而这一构思既出于主题思想的需要,也便于表达主题思想。同时,用史传人物的体裁来写,更能显示作者在混乱年代里出淤泥而不染的志趣。虽然作者的理想陷于空想,在现实中表现得软弱而无可作为,但是在作者的时代,在封建社会,这篇拟史传散文杰作却活跃着生活气息,表现着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