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8/31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及动力机制研究

课题类型: 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 应心凤
学号: 3080504218
专业班级: 市场营销082
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廉同辉
开题时间: 2012年3月12日
2012 年 3 月 12 日
一、毕业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皖江城市带的由来、特征以及发展,并且分析皖江城市带各核心城市的概况以及优劣势。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皖江城市带产业,城市带是由产业带转化而来,一体化的要素流动及产业布局是转化的实质,皖江示范区的快速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合肥芜湖的引领和带动,次中心城市马鞍山、铜陵、安庆等也要建设组团式城市,与周边县( 市) 抱团发展,这些城市在各自圈域一体化进程中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群体空间结构的塑造过程较为复杂漫长,要遵循未来城市带的发展使命和空间发展规划,构造增长极,拓展发展轴,最终走向网络化全面开发。
第三部分主要探究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动因,探究其演变的根本原因,客观基础,关键环节,重要保证。
2、研究意义
2010年1月 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为皖江城市带推进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从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动因入手,对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希望能为应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一些的建议策略。
二、毕业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城市产业结构的研究综述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主要聚居形态之一,其起源、发展及衰败俱源于集聚。空间上的集聚正是它区别于乡村的本质所在。许学强和周素红在检索了20年来国内外主要人文地理学的期刊后发现,城市产业结构始终是国内外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
L歌长久以来,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均从各自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按照康德的理解,对于自然界的空间描述即为地理,地理空间结构是构成地表空间的各个部分在形态上或功能上的连接方式。从1970年代以前的实证主义,到1970一1980年代行为主义、人文主义、新韦伯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兴起,以及近十几年来多元解释论思想的萌芽,地理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厂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此硕。与地理学相比,城市规划学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的实体空间,以规划的角度看,由城市形体环境(physiealenviron-ment)组成的外部空间即为城市空间(urbansPaee),它是与实体(mass)相对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要素。此后又综合了地理学空间元素与心理学中知觉等概念,衍生出“场所”概念。城市中人自身的活动,即人与人工(man-made)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多数场合决定着环境结构。因此,城市规划学认
为,城市的价值观、效率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即城市环境构成因素的相
互关系综合比较,地理学察承其一贯的空间传统,注重分析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
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城市结构(urbanstrueture)。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对地理学者而言是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地理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更多涉及与城市功能活动有关的地域结构变迁。而城市规划学则将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存在的理性抽象,更多地是强调空间场所的概念,偏重于视觉艺术及形体秩序的城市形式分析。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解释正在出现融合的趋势。丹下健三所说的“我们相信,不引人结构这个概念,就不可能理解一座建筑、一组建筑群,尤其是不能理解城市空间”这一观点想必也为地理学者所认可。
2、城市产业动力机制研究
从其表象上看,城市各组成物质要素实体和空间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各有规律,构成了城市产业空间形体结构。但从实质内涵而言它是源自于城市产业结构形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城市时代功能的要求,由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交织作用的物化。即由“功能—结构”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新的城市结构形态的孕育、产生和发展。
3、皖江城市带产业机构发展演变
皖江城市带未来发展要依照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以归属于长三角巨型度都市带、成就世界第六大都市带为中介木匾,以承接产业专业和产业创新为抓手,促进空间整合与重塑。
三、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