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乌昌公路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83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昌公路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qsrkmc24 2018/9/1 文件大小:5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昌公路组织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工程概况
,位于乌鲁木齐新市区地窝堡乡小地窝堡村境内。
主线路段
起点位于本路线与省道102线(K4+300)相交处,路线沿旧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经乌鲁木齐花卉研究所、小地窝堡村十字大街,至路线终点。终点位于本路线与省道112线(乌昌辅道)相交叉。沿线地势为西高东低, km。
沿线所经过重要河流为和平渠,属灌溉水渠。沿线所经过重要村镇为小地窝堡村。
(2)支线路段
支线一:路段起点位于本路段与小地窝堡北二路东六巷交叉处,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向东南沿旧路行进,下穿乌奎高速公路,路线在K1+,路线沿旧路行进,与小地窝堡北街在K1+,路线继续向东北方向沿旧路行进,与小地窝堡东一路在K1+。然后路段偏转西北方向,在K2+176处再次下穿乌奎高速公路,路线终点位于该线小地窝堡北二路东六巷交叉处,终点桩号为K2+, km。
支线二:路段起点位于小地窝堡北二路东八巷,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向东北方向而行,直至终点。 ,沿线地形为平原区,地势南高北低。
支线三:路线起点位于小地窝堡北二路东一巷西端,路线沿旧路向东北方向行进。路段沿线为居民区及耕地,路线终点位于本路线与支线一交叉处, km。
支线四:为小地窝堡西街北一路的一部分,现路面损坏严重。路线起点位于路面毁坏最严重的新疆福利棉花工贸有限公司大门附近,路线沿旧路向东,下穿乌奎高速,终点与主线相交叉,路线全长
km。
1、地形、地貌: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海拔680米-920米,公路建设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部,地貌形态属中天山山脉伊连哈比尔尕山山前洪积平原,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618-589,纵坡度2-4‰,地形相对平坦,沿线及周边人类活动主要为制造业和种植业,除支线一、二沿农田和林带布设外,其它线路多穿越居民区。
2水文、气候条件:沿线分布埋藏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卵砾石,结构松散,空隙发育,透水性好,富水性中等偏弱,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地下水化学类型HCO3-Mg·Ca型。改建公路沿线水位埋深在30米以下,地下水主要以人工开采及侧向径流的形式排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该工程区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漫长寒冷,春秋转瞬即逝,气候变化剧烈。最大积雪深度44 mm, ,- mm,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215-2276 mm。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常年主导风向北西风,- m/s,最大风速20 m/s 。
2、水文、气候条件:沿线水网发达,主要河流有赛拉克河,最后汇入叶尔羌河,补给来源主要为冰川融雪及自然降水补给。该段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点,表现为干旱和荒漠化,属于亚洲最干旱的高山区。年平均降水20~100mm,年均蒸发量2400~2700mm,年平均气温-5度,最大降水量120mm,最大积雪厚度20cm,最大季节冻土厚度一般地区为200cm,多年冻土区为300cm,风向以东、南和东南为主,最大风力可达26m/s,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大于30天。
3、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地貌为山前洪积平原区,属伊连哈比尔晚古生代裂陷槽北部边缘,第四系沉积厚度受山前大断裂和三台断裂控制。工程区位于断裂之间,受区域性断裂的控制,区内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4、主要技术指标:主线路段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 km,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11米,全段共设置交点7处,,%,最小坡长200米,支线段为四级公路,设计车速20 km。%双向坡,为由中央向两边倾斜,土路肩横坡为3%单向坡。设计年限二级公路12年,四级公路六年。设计荷载新建桥涵为公路二级,原有桥涵为汽-20,挂-100。
5、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工程建设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交通局
施工单位: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新疆监理部
项目工期:从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10月15日。
6、编制依据
乌昌至乌五公路连接线改建工程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本工程《施工合同》及《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