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济南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仅仅听取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打破我国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执行课标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要求,把开设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学校发展规划中,开足课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查、督促,并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学校的全面考核之中。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活动主题或活动课题。每学期有教学计划,有具体的活动方案,确保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教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提高了认识。建立了一定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发出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许多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的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了改变,第一,它不以掌握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二,它改变了接受学****方式,重视发现、探究学****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三,它改变了把学****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重视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新的课堂教学逐渐具备了以下三个特征:在教学内容方面“开放”;在教学的方法上“放开”;在教学目标方面实现了探索发现、自主发展与交流合作。
,改进教学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放开”:一是放开讨论──改变过去由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提倡多向互动,提倡思想“亮相”。通过诸多师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和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激活,利于学****主体的自由发展。二是放开质疑──问题是不受压抑的自由思维的必然产物。实现学生思维自由,必然诱发诸多质疑。学生的质疑往往不局限于教师视野,教师放开让学生由记忆结论到自愿去探索;由机械接受“唯书唯师”,到敢于向权威、书本和教师挑战,这必是一个创新意识在强化、创新精神在升华、创新能力在孕育和培植的过程。
、自主发展与交流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学****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设定具体活动的目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选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积极参与决定学什么和怎样学,从而对自己的学****和发展负起责任来。
以研究性学****为例,从具体的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任务的确定,到研究内容的落实和研究方法的采用,主要由学生自己规划和设计。教师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取问题的解答,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多组合作、社会多方人员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和智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沟通与合作,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的学科化倾向表现有三:其一,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其二,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三,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围绕“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