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乳酸钙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4年6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由起草小组组织撰写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3、标准起草工作组于2014年9月,把完成整合的标准初稿上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王杉、邱伟华、揭琴丰、司红玉、谭洪涛、王艳敏。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本标准无技术内容上的修改,只对其格式进行了修改。主要调整内容说明如下: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对原标准整体内容进行了格式转化和编辑性修改。
在新标准中,“前言”中“本标准代替GB 6226─2005 《食品添加剂乳酸钙》。”替代原标准中所有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标准名称的英文“Food additive —Calcium lactate”。
去掉了原标准的“1 范围”中的第一段“本标准规定了……运输和贮存”。
去掉了原标准的“1 范围”的第二段中的“该产品主要用于食品、饮料的营养增补剂和缓冲剂”。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章标题和“ 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四个小标题。其中“ 化学名称”项下增加了“α-羟基丙酸钙”(注:与《食品添加剂 L-乳酸钙》(GB 25555-2010)一致);“ 分子式”项下“n”替代原标准中的“χ”;“ 结构式”项下采用作图软件对结构式进行了重新绘制;“ 相对分子质量”项下“(无水物)(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标准中的“(无水物)(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新标准的“3 技术要求”中,“ 感官要求”表中的“要求”替代原标准中的“ 外观”,并增加“检验方法”说明列。
在新标准的“3 技术要求”中,“ 理化指标”表中的“表2 理化指标”替代原标准中的“表1 技术要求”,并增加“检验方法”说明列。
在理化指标中调整了干燥减量、水溶解、镁及碱金属、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铁、砷、铅、重金属的排列顺序。
在新标准的“ 理化指标”表中,去掉了项目名称中所有“的质量分数”及“试验”的描述,表2中指标项下“通过试验”替代原标准中的“合格”;单位“(w)/%”替代原标准中的“/%”。项目名称“乳酸钙含量(C6H10CaO6,以干基计)(w)/%”替代原标准表1中的“乳酸钙(C6H7NaO6)(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干燥减量”替代原标准表1中的“乳酸钙(五水合物)加热减量的质量分数”,并将注解a内容按“三水合物、一水合物、干燥型”列入该指标项目中,“干燥型”修改为“无水物”,与“”;“铁(Fe)”替代原标准表1中的“铁盐(以Fe计)”;“砷(以As计)/(mg/kg)≤2”替代原标准表1中的“砷(As) 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