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男人凭啥挣得多?
在进行决策时,男性往往敢于使用更冒险,也能收获更大利益的策略,这使得他们的职位更高,工资也更高。
同岗不同酬导致的控告
1979年,莉莉?莱德贝特开始了在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的职业生涯。她的职位是公司所属一家工厂的监督员,虽然这份工作相当辛苦,而且自己的同事也大都是男性,但是好强的莉莉却坚持着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她每天自己动手把轮胎从机器上拖下来去检查,不怕辛劳地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联络信息,经常长时间加班,甚至帮助公司新建了一家卡车轮胎厂。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工作了19年,莉莉从没喊过一声苦,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却没有受到照顾有任何不满,直到1998年的一天,她在自己的邮箱里发现了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没有太多的内容,只列出了她的底薪――,以及其他3名与她工龄和职位相同的男同事的底薪――~。这份备忘录让莉莉极为震惊,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干着同样的工作,她甚至比自己的那些男同事更努力,干得更多、更好,但是收入却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在核实了这一情况之后,莉莉于1998年11月将她的雇主,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以因性别原因进行工资歧视为由告上了法庭。
这个案件一经公开,便受到了各方关注,而且其审理过程也可谓是一波三折。刚开始,下级法院的陪审团判处固特异公司赔偿莉莉300万美元的损失,后来被法官削减到36万美元。固特异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直到2007年,最高法院才宣判,因为莉莉的控告超过了接受歧视工资后180天的投诉期限,因此投诉无效,固特异公司不需向莉莉赔付任何金钱。
事实上,仅在2001至2006年这5年间,联邦法院就收到了约4万件涉及工资歧视的案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都因为不满足180天投诉期的要求而被宣布无效。2007年,希拉里?克林顿提出了“莱德贝特公平酬劳法案”旨在消除薪酬歧视,要求取消180天的起诉时限,但是在2008年的110届国会上未被通过。直到奥巴马总统当政,才通过这一法案,这也是奥巴马成为总统后签署的第一份法律条文。
性别歧视是怎么出现的?
女性在职场当中,似乎一直都在充当着“弱势群体”的角色,这点在工资收入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使最近几十年,世界各等的政策早就颁布了下来,女性的整体收入也的确有相当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男性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比如2008年,我均月工资调查,结果女性农民工平均每月要比男性少挣200元,%;美国《时代》杂志的数据统计,当年美均工资的77%。
媒体和公众大都将之归结为职场中的性别歧视,认为无论是在竞争岗位,还是收获报酬等方面,女性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当中。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有着相当大的矛盾。
假如公司故意压低女性的平均工资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减少工资支出),在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的自由市场上,如果女性的工作能力跟男性一样,薪酬却比男性少上一大截,那么在就业竞争岗位时,女性就应当处于绝对的优势。但事实却是,女性无论是在就业竞争还是工资收入上都处于劣势。
从一般的思路分析,这与女性从小的教育环境以及其个人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中国的农村,很多家庭会有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但是家庭的收入却不足以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