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保健
第1节保健科
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切实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全面贯彻《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和各项妇幼卫生工作任务。
三、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全县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全县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努力提高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四、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科研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全县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功能。
五、严格执行保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常规,认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医德医风规范。
六、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汇报,并在作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
七、保健科的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保管。
保健与临床专业医师轮换制度
一、轮换的对象:从事妇女保健工作的医生与妇产科医生轮换: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医生与内、儿科、新生儿科医生轮换。
二、轮换时间与方式:担任妇女保健工作的医生,原则上必须先在妇产科工作3年以上,儿童保健工作的医生原则上必须先在儿科工作3年以上。在基层保健科和妇女、儿童保健门诊主要技术骨干相对稳定的原则下,原则上每2~3年与相应科室医生轮换一次。
三、人员轮换由医务科征求保健科意见后,统一安排,任何个人和科室必须服从安排。
四、临床科室对由保健科室轮换到临床科室工作的人员要热情接待,充分考虑他们长期从事基层指导、对临床业务较生疏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安排她们的工作,为她们创造一个学习提高和积累临床经验的良好环境。
五、保健科室轮换到临床科室工作的人员必须安心临床工作,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不准借故放松要求标准。
保健科会议和学习制度
一、基层保健科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及时总结每月的工作情况,布置近段的工作任务,必要时临时通知召开各种会议。
二、坚持面上指导工作例会制度:乡镇妇幼专干例会一季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死亡1例评审1例,新生儿死亡评审每半年一次。
三、按时参加院内“三基”培训及考试考核;科内每月一次组织保健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四、各种会议按时召开,参加会议的对象必须按时参加,出席会议的情况将纳入年终岗位或目标责任考核中。
五、各种会议要认真作好记录。
保健人员业务考核制度
一、在院考核组的领导下,由保健科负责组织对保健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二、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三、参加考核的同志工作要严肃认真,不能循私情、讲面子,必须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采用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四、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训、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保健科考勤与奖惩制度
为了加强保健科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如下考勤与奖惩制度:
一、按时上、下班,迟到、早退、溜岗、脱岗按医院制度处罚。保健科外线人员外出时,事先将外出时间、地点、内容告知科主任。科主任外出必须告知保健院长,回院后需将外出工作情况口头或书面汇报。
二、有事需请假(如婚、丧、产、病、事假等),事先需打请假报告,经科主任同意,逐级办理手续,才能休假。补休者凭补休证明,经科主任同意,补休三天以上经主管院长批准同意,方能休假,凡电话口头告之不算(特殊情况除外)。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休息者按旷工论处。
三、建立考核登记制度,保健外线人员需真实填写考勤登记手册,凭“业务指导意见书”及“考勤登记手册”计算下基层天数,保健门诊人员按上、下班考勤记录,需加班或补休者均向科主任报告,经同意后方能实行。
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与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县妇幼保健技术水平,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县妇幼保健院是全县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中心,分批接受下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进修。
二、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乡镇妇幼专干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其它专题工作会议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
三、保健科同志全年下基层120天以上,深入到乡、镇(社区居委会)、村卫生室及托幼机构指导妇幼保健工作,保证每月下乡镇覆盖面达100%,全年下村覆盖面>60%。
四、对基层进行指导要作好记录,统一使用意见指导书,做到有始有终,把指导情况及时汇报和反映。
五、妇幼保健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六、及时向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每年至少一次以上。
保健人员分片包干制度
一、为进一步落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全县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的职责,县妇幼保健院保健人员对乡镇妇幼保健机构来取分片包干责任制,具体人员安排视每年保健人员配备情况而定。
二、分片包干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