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登上那古老的城墙,抚摸着泛苔的柱梁,
当我兴奋地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
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
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
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溟那个地方,
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
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
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
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
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
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
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
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
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
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
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
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
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
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
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
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
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
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
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
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一缕忠魂终于消散在西湖之傍,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这么无可逆转的消亡。
然而血色夕阳中,我依稀见到有人把它插进土壤,
那是将军用过的,一支宁折不弯的缨枪。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
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
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
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
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
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
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
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
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
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
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中华传统文化
----二年十七班主题班会
制作by臧昊桐
讲述你所知道的带有成语或典故的故事。
互动
同学们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历史学了那些带有我们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知识呢?
认真回想一下。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世界上最大  
司母戊大方鼎
它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毛公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