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
(站立起来的祖先)
一、预习学案
1、人是由转化而来,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使用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3、人类产生大约有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大约万年
4、古人类学家认为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劳动 B、直立行走 C、建筑房屋 D、人脑的形成
5、思考题:古猿转化为人受哪些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又是什么
二、巩固学案
1、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的省市是( )
A、云南省 B、北京市 C、陕西省 D、浙江省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性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语言 C、使用火 D、制造工具
3、读图(见课本第5图1---2)分析,探究下列问题
(1)、从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进化过程中,你认为起推动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2)、除了上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一进化过程?
(3)从该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2)
(“北京人”的足迹)
一、预习学案
1、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
类别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工具情况
用火情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面部保留某些猿类特征
原始群居
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空技术
二、|巩固学案
1、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下列人类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原始居民中,懂得磨光和钻空技术,并使用骨针的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生活场景,不可能在北京人中出现的是( )
A、用火烧烤野兽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以氏族为单位生活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
(石镰与陶器古老的村落)
一、预习学案
1、早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距今大约年前
2、以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
用来烹煮和储存食物
3、中国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的原始生活对比
类别
生活
地点
距今
时间
自然环境特征
房屋
形式
使用
工具
种植农
作物
制作的
陶器
河姆渡居民
气候温暖湿润
水网密布
耒耜
半坡居民
气候干燥降水
较少
石斧
4、思考: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
二、巩固学案: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在时代
2、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
A、西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3、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反映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是( )
A、温暖湿润 B、干燥少雨 C、寒冷 D、多野兽
4、下列内容哪些是人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重大进步( )
①、通过捕鱼获取食物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③、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④、发明了陶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探究;为何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请你分析说明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2)
(精神家园)
一、预习学案
1、绘画艺术:西班牙北部洞穴的岩壁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狩猎生活。
2、原始舞蹈:代表性出土文物是。
3、审美观念:山顶洞人用兽牙、海蚶壳等东西做成用来装饰的。
4、宗教形式: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等宗教形式,还有负责宗教活动。
5、科学萌芽:以半坡遗址出土的为代表,产生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二、巩固学案
1、中国的山顶洞人,在兽牙、海蚶壳等东西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 )
A、宗教意识 B、审美观念
C、祖先崇拜活动 D、灵魂观念
2、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有了科学知识的萌芽。他们的科学知识来源于( )
A、宗教活动 B、生产和生活经验
C、艺术创作 D、神话传说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预习学案
1、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____________》,古希腊的著名史诗是《____________》,它也是重要文学作品。
3、阅读课本并讨论与交流:
(1)《吉尔伽美什》和《荷马史诗》所记载的事可信度如何?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传说?
(3)这些传说有什么史料价值?为什么?
4、阅读华夏族的“人文始祖”部分思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