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只有情人的情人节
丽萨的单身俱乐部在多伦多开办十年了,每年的2月14日都是她最头疼的日子。记得去年情人节的前一天,她打电话过来说:“埃里克老弟,帮我想想办法,今年情人节怎么过?我实在想不出来什么新花样了。”我当时还在《明报》做记者,主编刚刚找过我,要写一篇关于情人节浪漫招数的文章。估计好多编辑记者都和我一样搜肠刮肚暗叹江郎才尽:搞来搞去无非就是浪漫晚餐、香味贺卡、玫瑰鲜花、心形糖果和杜松子酒心巧克力。
下班了,丽萨来接我,她说想买一些好玩的礼物,每个礼物上都写着俱乐部成员的名字,再按照男女分放两堆,然后大家闭眼抓阄,抓到谁的名字谁就在当天成为彼此的“情人”,听天由命。我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好主意,太刺激了。”丽萨立即把脸一沉:“我跟你说好了,这是活动,是游戏,你可不能乱来啊!人家女孩子会报警的!”
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在单身俱乐部里玩游戏,我抓到了一个体型丰腴的广东女人,还大我两岁,普通话说得也不清楚,不过脾气很好,话很多,有时候一句话没说完自己先“咯咯”地笑了。后来我们好多人又一起去KTV唱歌。我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抓阄抓到的“情人”都不是很满意,各唱各的,一屋子凄凄惨惨戚戚的曲调,似乎在企望着这个难熬的日子快点过去。
当然,这是没情人的情况。有情人的情人节就好过多了。
很多西方人对情人节的理解就是:完全属于情人的节日,一年中只有一天。基于这个思路,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些地区,情人节是这样过的:
第一,这一天,如果赶上周末,两个人会选择去外地旅游,如果时间紧张至少也是郊游,最不济也要在市中心找个豪华宾馆共度良宵,总之不能在家过夜。
第二,向情人示爱,这是最重要的一项。即使前一天两人闹矛盾,或者某人心情不好,在这一天也必须和和美美,而且男人一定要表现出男士风度主动拥抱亲吻女性,女性也是如此:在家里,在大街上,在同事或朋友面前,绝不能羞于表达。
第三,没有孩子的不用说了,有孩子的绝对不能带孩子一起过节,可以找朋友或者老人看管,千万不能带在身边。
第四,男女双方都要准备一份礼物给对方。在北美,虽然巧克力、鲜花、贺卡仍然热卖,但多是配角。作为主角的礼物则更注重创意,比如在家精心制作的饼干、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或者把结婚前的旧照片重新镶框。
其实,现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17世纪才从英国慢慢蔓延到世界各地的,情人节到底该怎么过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思路――这不单表现在如何理解情人节上,就是单纯赠送礼物这件事,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日本搞得最热闹:2月14日,女性要送给男性巧克力,男性则要在3月14日这天回礼,但一定是白色的巧克力――美其名曰“白色情人节”。在中国香港,人们则更看重男士的阔绰――巧克力、鲜花、首饰一样不能少,不但要包装精美,价格也是衡量爱心的重要因素。女人送礼则只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