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家校互动”.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校互动”.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校互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校互动”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以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家校共育”也是未来学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和谐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互动德育学生发展
一、“家校互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的全力配合。在新形势下,教师和家长必须互相配合,克服思想上的片面认识,建立更加密切、和谐、有效的育人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需要家庭共同创造,需要家长更好地参与,与校方一起搭建互动的平台。
二、“家校互动”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和管理,尤其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有服务意识,服务于教育事业,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由于有的家长知识、能力有限,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可能有时比较粗暴,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改变这些家长落后、粗暴、无效的教育方法,给学生一个愉快的成长环境。
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自身所谓的“架子”,成为教育的服务者。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满足学生。同时教师要了解家长的需求,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而家长的需求又千差万别,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家长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家庭和学校的互动。
三、“家校互动”需要家长转变角色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信息发达的社会中,家长不能再只为是否吃饱、穿暖等问题去关心他们,不能再扮演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保姆型家长,家长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赌博、抽烟、酗酒,这样会使孩子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应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各个方面去关心。
(一)扮演朋友的角色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当出现问题时,及时交流,说出彼此的想法,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像朋友一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作为引导者的家长,在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法上,要么是管得太严,要么是放纵不管。现在推行赏识教育,如果家长能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地增强,随之带来的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孩子的成绩也会随之提高。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就会认为题太难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厌学。在判断孩子是否错误时,家长应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从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观察、了解、体验孩子的认知感受,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孩子学习,大人看电视节目,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作业的质量就很难提高。当孩子学习时,父母可以看报刊、书籍充实自己,看到好的内容可以与孩子分享,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