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doc

上传人:cjrl214 2015/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定义】
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类型。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和肺孢子菌等。IPFI的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诊断IPFI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个级别。
【病因及发病机制】
真菌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三个方面,即真菌的特性和接触的数量,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不同环境条件下真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机体由吸入的方式感染真菌后,如果免疫功能健全,通过炎症反应和吞噬作用可以将病原菌抑制,临床表现为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症状;如果不能完全消灭,致病菌持续存在将引起机体迟缓变态反应,表现为哮喘症状;如果免疫功能低下则发生侵袭性肺真菌病,或因全身性真菌播散而致命。
【临床表现】
真菌的孢子极易被吸入而致敏,致敏机体再吸入真菌物质,可引起表现为支气管哮喘的过敏性肺泡炎,病程迁延。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包括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
(一)、宿主因素:
粒细胞缺乏时间>10天
T>38℃或T<36℃且伴以下情况之一
2月内曾有粒细胞缺乏>10天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1月
既往IPFI
AIDS
移植物抗宿主病
应用糖皮质激素大于3周
基础病、外伤、长期住ICU、机械通气、体内导管、TPN、广谱抗生素
、临床特征:
主要特征:
曲霉菌:早期出现胸膜下结节实变、数天后晕轮征、10至15天坏死空洞
肺孢子菌:双肺弥漫间质改变伴低氧血症
次要特征:
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有新的肺浸润影
持续发热大于96小时,抗生素无效
、微生物学证据:
(1)合格痰液镜检见菌丝,真菌培养2次(+)BALF镜检见菌丝,真菌培养(+)
(2)合格痰液或BALF镜检或培养新型隐球菌(+)
(3)合格痰液或BALF镜检肺孢子菌(+)
(4)血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2次(+)
(5)血1-3-平-D葡聚糖试验(G试验)2次(+)
(6)血或胸腔积液隐球菌抗原(+)
、组织病理证据
(1)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2)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五)、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1. 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2. 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