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宿豫区井头翻水站1#办公楼检测报告
一、概述
宿迁市宿豫区井头翻水站位于宿迁市区北郊,宿迁闸下中运河北岸。该翻水站1#办公楼(图1-1)建于1978年5月,单层砖混结构,1997年9月将原单层改建为二层砖混结构。预应力空心板平屋顶,封闭式走廊,总建筑面积约500㎡,由宿豫区井头第三建筑公司承建,无设计单位、无设计资料。该办公楼经多年使用,各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为进行合理的维修决策,2010年2月下旬宿迁市宿豫区井头翻水站委托扬州大学水建学院工程测试中心对该办公楼进行结构安全性检测。
二、检测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
《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三、砼强度检测
本次检测选取1#办公楼的圈梁等进行回弹法砼强度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
—2001)。
将圈梁等作为单一构件来检测,每个构件布置10个测区,每个测区布设16个回弹点。
根据规程,构件砼强度推定值按下式确定:
fcu,e=u- u
式中:fcu,e——构件砼强度推定值(MPa)
u——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u——构件砼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根据检测记录,运用《规程》方法进行相关计算,所得结果参见表1~表16。
四、碳化深度检测
(一)检测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1)。
(二)检测方法
采用冲击钻在构件表面垂直打一直径约15mm左右的孔,深度略超过碳化深度,用橡皮吹气球除去钻孔中的碎屑及粉末,用砂纸及软布擦去孔壁粉末,然后立即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孔洞内壁,用游标卡尺测量自混凝土表面至内部不变色(未碳化部分变成紫红色)与变色交界处的垂直距离,其读数即为该点碳化深度值。
(三)检测结果
碳化深度检测结果见表1~表16。
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
工程名称:1#办公楼
构件名称:二层②轴圈梁回弹仪型号及编号:ZC3-A/1358 表1
测区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弹值(测区平均值)
平均碳化深度值di(mm)
u(Mpa)
强度计算(Mpa) n=10
u= u=
u,e(Mpa)
使用测区强度换算表名称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
工程名称:1#办公楼
构件名称:二层③轴圈梁回弹仪型号及编号:ZC3-A/1358 表2
测区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弹值(测区平均值)
平均碳化深度值di(mm)
u(Mpa)
强度计算(Mpa) n=10
u= u=
u,e(Mpa)
使用测区强度换算表名称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