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谈集团公司参股企业管控.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集团公司参股企业管控.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集团公司参股企业管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集团公司参股企业管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企业为谋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争先通过并购重组、合资合作来做大做强,力求在行业内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由此造成大型集团公司不断涌现。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相对于单一企业较为复杂,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增大,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加,为降低行业周期等带来的经营风险,集团公司投资业务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投资形式上也由单纯的控股子公司发展到适当通过合营、参股等形式进行投资。比较常见的是对非主业业务一般先采取合营或者参股的形式涉入,待时机成熟再重点发展。这一方面可以为集团增加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能为集团未来拓展新业务奠定基础。
参股企业是指投资人(这里主要指集团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未能实现控股的企业(股比低于50%或其他原因不能实际控制)。与控股、合营企业相比,投资人对参股企业控制力较弱。由于投资人对参股企业没有控股权,不能更多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参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获取受限,再加上一些集团公司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控股核心企业的管控上,对参股企业的日常监管不够,重大信息知晓严重滞后,风险因素较多。现实社会中,很多集团公司都是在所属参股企业出现重大危机或者亏损严重已经濒临破产,才引起重视,由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通过做好对参股企业的综合管控以保证投资的保值、增值就成了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中亟需解决的课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心得,就集团公司对参股企业的管控得失作了分析、总结,提出以“管人”为主线、“管财”为重点,三项措施建立对参股企业的管控体系的参股企业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介绍如下:所谓“管人”就是对参股企业派驻人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内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所谓“管财”就是对参股企业的定期财务监控。在此基础上以三项措施筑牢投资三环节,保障对“人、财”的管理到位。三项措施,第一是加强对参股企业投资阶段规范管理;第二是加强对参股企业的日常管控,适时以调研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第三是建立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及退出机制。三项措施从投资流程入手对覆盖了参股投资的全过程实施管控。参股企业投资管控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投资人资金的安全和促进参股企业的价值增长,其根本目标则是实现投资人投资经济利益最大化。
一、“管人”为主线、“管财”为重点
1、制度建设做好管控基础
要做好“管人”、“管财”,投资企业首先必须建立完善对参股企业的相关管控制度,依靠制度规范管理。通过制度对参股企业按投资金额和投资比例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管控模式;建立参股企业外派人员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参股企业外派人员定期述职、定期轮换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对参股企业管理职责;建立参股企业财务分析制度;针对参股企业设立紧急事项应对措施、预案等制度。制度的建立可以在集团既有制度体系中明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建立对参股企业。在完成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控目标的实现。
2、“管人”是主线——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和定期述职
“管人”是主线,“管人”包括对参股企业派驻人员的管理和对集团公司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通过对派驻参股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内部人员管理,实现集团公司监督和管理的延伸。派驻人员具有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