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我当建筑师
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小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小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
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选择搞建筑呢?”
小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
“为什么呢?”老师不解。
“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幼儿思维与课程设计
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一)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二)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三)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四)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一)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1896-1980)理论与幼儿园
课程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而适应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平衡.
(1)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概述
(2)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
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在活动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具有衔接性,循序渐进.
重视游戏活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1)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